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犹如导火索,彻底打掉了初代霸主英国的最后尊严,让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导火索威力很小,但却引燃了全球反殖民运动。

此事的起因,是二战结束之后,英国明明已经元气大伤,却依旧掌控着大量的财富,等于是一个残疾人,却抱着一大块金子;就像是一只生病的兔子,却坐拥大片青青草原。

英国虽然国力不如美国,但却幻想着自己依旧是世界第二强大的国家,从骨子里瞧不起东欧的苏联,也不服从美国的命令。

该如何搞垮英国呢?不仅美国陷入了沉思,连苏联也虎视眈眈。

美苏目光望着英国,犹如狼群望着羔羊,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出重拳,把大不列颠打成“小”不列颠。

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中东小霸王埃及,走出一位“中东精神领袖”纳赛尔,对于美苏来说,真好似瞌睡送枕头,口渴遇甘霖!

中东盛产强人政治,而纳赛尔乃中东初代强人,从读小学的时候就梦想把英国赶出埃及

果不其然,以纳赛尔为首的青年军官,成功推翻了英国支持的埃及旧王朝,他们拿到了政权之后,准备对英国的“大动脉”苏伊士运河下手。

纳赛尔

自古以来,穿军装当总统的,多数都是硬骨头,纳赛尔满身都是铮铮铁骨。

1956年,纳赛尔当选埃及总统,7月26日对外宣布,要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等于是动了殖民者英国和法国的命根子,要拔掉殖民主义的氧气管。

英法雷霆大怒,当即就调兵遣将,要通过武力来打垮纳赛尔,非要出兵攻打埃及不可。

美苏立刻就站了出来,两只大手扶住了纳赛尔的肩膀,同时提出:希望和平解决苏伊士河危机。

纳赛尔获得了冷战巨头美苏的支持,只感觉浑身都是力量,真犹如打了两针兴奋剂。

虽然说,美国和苏联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他们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将英国和法国赶出中东。

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破口大骂纳赛尔,说这是国际性的‘抢劫’!

如果把中东比喻成一口大锅,纳赛尔把英国的碗砸了,美国出面保护纳赛尔。英国一怒之下就要拆灶台,这日子谁都别想好过!

美国担心无法压制英国,立刻邀请苏联入场。7月23日,苏联政治局全体成员,集体去往埃及大使馆,以强硬的态度支持纳赛尔。

英国又找了个理由,说埃及领航员不专业,无法运营苏伊士运河。

纳赛尔则拉出一大批领航员,说这些人早就接受过专业训练,不信你们英国人可以问问美国和苏联。

关于埃及领航员,美苏给出七字好评:专业专业很专业!

苏伊士运河的商船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谈判,英国再也无法忍受美国一个又一个的诡计,岂能拿人当傻子耍?实在是欺人太甚!

于是乎,英法联军,出兵埃及,战机投下成吨的炸弹,又挑唆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再次打开了中东战争的血腥按钮。

纳赛尔立刻凿船,封锁苏伊士运河,摆出一副血战到底的架势,就像他儿时发过的誓言那样,绝不向殖民者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