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底部清理出来的“贝壳”到底是什么,这些海鲜可以吃吗?

家住海边的朋友或许知道,出海的渔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岸清理一次,因为船只的底部附着了大量的“海鲜”,数量最多的就是藤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藤壶在海洋生态圈里可谓是臭名昭著,这东西和苍蝇蚊子有的一拼,属于海洋四害之一。它们虽然不是寄生动物,却和寄生动物一样喜欢附着在其它动物身上,海龟、鲸鱼是它们经常祸害的对象。很多海龟身上长满了藤壶,因为不堪重负而爬到海滩上被活活晒死,鲸鱼身上要是长了藤壶会被活活的痒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藤壶没有大脑,只有控制身体活动的神经中枢,所以藤壶分辨不出什么是生物,在藤壶的眼里轮船不过是一条大号的鲸鱼,可以附着在上面环游世界。一艘船舶在海上航行一两年,不出意外的话船底会长出密密麻麻的藤壶,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可能接受不了这个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藤壶会严重的影响船舶的航行,增加水上航行的阻力。藤壶还会破化船底的防锈涂层,让海水直接与船底钢材接触,时间久了不清理船底的话很可能会锈出一个大洞。因此,甭管是航母还是小渔船,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清理维护。一艘几万吨的巨轮清理一次船底,能铲下几吨重的藤壶。

每个船舶修理厂都有人做这项工作,藤壶能够分泌一种有机胶体,这种胶体能够牢牢的粘连在船底,工人用手抠不知道要扣到猴年马月。现代清理藤壶的方式是用高压水枪把它们冲掉,整个过程看起来很解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藤壶被冲掉后维修工人还会给船舶重新上漆,大的货轮维护保养一次就需要上百万元,创造这么多的船舶维护就业岗位,藤壶功不可没!

虽然船老大们痛恨藤壶,而密集恐惧症的人连看都不敢看,但是吃货们可不管这些,很多没见过大海的人看到藤壶从船底清理下来后,最喜欢问的就是:这东西能不能吃?味道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藤壶虽然看着恶心,但是它还真的可以吃。浙江玉环县地方志就记载:“或有余暇,到海滩岩凹钓取海螺,敲取藤壶,聊充菜肴。”可见古人很早就开始吃藤壶了,不过古人吃的藤壶是从木船或者海边石头上敲下来的,和现代船舶底部的藤壶可不一样。

现代船舶底部都涂有防锈漆,藤壶扒在上面会吸取油漆中的有害物质,船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油污也会被船底的藤壶吸收,这些藤壶的身体里重金属严重超标,人吃了会食物中毒,严重的会导致肝肾衰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船舶保养工人在清理藤壶时,会先让船底在太阳下暴晒几天,把藤壶晒死后才用高压水枪冲,这些藤壶经过暴晒后可一点都不鲜,它们的尸体会发出令人作呕的臭味。

其实藤壶的味道并不好吃,和牡蛎、花蛤、椰子螺、青口这些海鲜不一样,藤壶虽然也长着壳,但它其实属于节肢动物门。它的壳也不是由碳酸钙组成,而是一层厚厚的几丁质,这和昆虫的外骨骼成分类似。

节肢动物门最常见的动物就是蜘蛛、蜈蚣、蝎子这些,因此藤壶的味道远不及牡蛎,它连青口都比不上,节肢动物更腥,没有软体动物鲜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觉得藤壶应该很好吃,其实是被它的外表骗了,这也没啥可丢人了,因为进化论的开山祖师爷达尔文也认为藤壶属于一种贝类,为此达尔文还经常收集藤壶的壳。直到20世纪初,生物学家才发现藤壶的秘密,这东西之所以长的到处都是,主要是因为它的繁殖方式很奇葩。

藤壶竟然是雌雄同体的生物,这在动物界很少见,在一般情况下,藤壶不会和自己交配,它们会选择和异体交换基因,这样一来每个藤壶都能繁育后代。在极端情况下,藤壶还能和自己交配产生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奇葩的繁育方式让藤壶的种群数量非常庞大,环境适应能力也非常强,在全球任何海域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以至于北冰洋的鲸鱼身上也会长藤壶。

藤壶究竟是怎么长起来的?这种东西为什么无处不在?

其实藤壶在幼虫时期是没有坚硬外壳的,它们体型非常小,和蜉蝣生物一样。藤壶在幼虫期不需要进食,它们会随着海浪漂流,遇到固体后就会依附在上面,然后开始分泌特殊的胶体。附着完成后,幼虫会过滤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可以长出坚硬的外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只藤壶一次性可以吐出5000只幼虫,海龟、鲸鱼这样游动速度慢的海洋动物,只要有一个藤壶幼虫落在它们身上,那么就会终生携带,背上会越长越多。鲸鱼还好,它们能跃出海面用海水的冲击力把藤壶冲下来,海龟可就惨了,被藤壶寄生就等于宣判了死刑,身上奇痒无比,但是就是摆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