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坦克技术在随后约半个世纪的冷战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短短50年左右,战后的现代化坦克已经更新了三代,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各国坦克技术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大幅度放缓。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主战坦克基础技术仍与冷战后期差距不大,甚至可以说已有约30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代坦克产品出现了

战后第三代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第三代坦克

不过,对于中国坦克工业来说,我们冲击世界一流的脚步从未停歇,日前一款疑似国产第四代坦克的“未来坦克方案设想”的出现,或让各界看到了中国在此领域的某些技术理念发展。从照片中可见,国产新型坦克的设计概念颇有几分冷战时期的瑞典UEDS-XX20坦克的味道,这是坦克发展史上少有的铰接式技术路线

国内曝光的“未来坦克方案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曝光的“未来坦克方案设想”

想当年瑞典人在探索铰接式坦克时,是希望以这种设计赋予坦克更强大的地形通过能力,尤其是顺利通过某些高低差较大的地带,抑或是有效穿过宽度较大的反坦克壕沟。另外,之所以要设置前后两个车体,是为了将较为危险的车内弹药与乘员分离开来。而在国产“未来坦克方案设想”中,我们虽也采用了铰接式布局,但思路却与瑞典人有所不同,即前后两个车体加入了模块化概念

瑞典UEDS-XX20铰接式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典UEDS-XX20铰接式坦克

可见,“未来坦克方案设想”中的前车体为“攻坚火力单元”,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辆可以独立作战的坦克;后车体则集成了无人机/巡飞弹发射装置,还可以搭载弹药、燃料、步兵和无人战车等。如此一来,一辆组合式坦克就变成了一个具备多用途能力的路系统,作战效能与价值比当前功能相对单一的坦克强很多

美军AGS装甲火炮早期试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AGS装甲火炮早期试验车

从这个设计方案来看,“未来坦克方案设想”似乎多少与美国在冷战结束时期推出的FCS2000作战系统,以及AGS装甲火炮系统等项目的概念有几分相似,其铰接式布局只是在外观上同瑞典人的思路接近,但战场定位和运用思路显然更先进。

小尺寸无人炮塔会影响观瞄设备的安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尺寸无人炮塔会影响观瞄设备的安装

我们知道,当前各军事强国都在追求为坦克安装无人炮塔,这是为了减小炮塔体积和被弹面积,进而提升坦克的战场生存力。然而,若炮塔尺寸过小,其内部容积就会很有限,导致大量观瞄辅助设备难以被安装进去,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中国国产无人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产无人战车

而在“未来坦克方案设想”中,设计人员干脆把坦克的观瞄设备进行了拆分,将一部分设备安装在前车体的无人炮塔上,另一部分则分散到后车体搭载的无人机和无人战车上,以无人机和无人战车赋予坦克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相比起西方国家在第四代坦克方案中沿用大炮塔,以减少携弹量为代价来安装观瞄设备的做法,中国“未来坦克方案设想”的解决办法似乎显得更加灵活一些

“未来坦克方案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坦克方案设想”

不仅如此,这种前后车体的模块设计可能也受到了“忠诚僚机”概念的影响,有着某些自动化和智能作战设计的考虑。其他方面还可以看出一些新颖的技术细节,比如“电发射”意味着主炮可能使用了电磁轨道炮或电热化学炮技术;“算力单元”意味着坦克内部可能搭载了AI辅助式计算机系统。再考虑到国内在电磁技术领域的进步,由英国首先提出的电磁装甲,或在“未来坦克方案设想”中成真。当然了,这种十分新颖、甚至是有几分激进的设计概念究竟能否成真,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让我们再等待一阵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