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朱德同志是很有威望的,刘少奇同志也是很有威望的。为什么是这个,不是那个?因为我们共产党主持工作,我算一个,但是我是不管日常事务的。有时候管一点,有时候不管。经常管的是谁呢?是少奇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与毛泽东

这是1959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六次会议上,毛泽东对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的方案,做出的有力回应。

甚至连朱德也表明自己年老,已无法接任主席做出有力决策了,对刘少奇接任表示高度赞同。

那么,他刘少奇是个怎样的人呢?何德何能得到毛主席如此评价?又是如何敌过朱德当选的方案,成为第二任国家主席的?

一、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刘少奇一生都在牢记并落实着一句谨言,为人民服务就是不可违背的宗旨。

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的他,无疑能更好地体会基层人民的困苦。

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身居高位没有让他失去初心,而是更加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也是这一年,同为人民的勤务员的两个人聚集在了一起,一位是时传祥,另一位就是刚上任国家主席不久的刘少奇。

时传祥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位掏粪工人,在那个年代,底层的工作都被人歧视,像是永远抹不掉的污点。

但时传祥并不这么认为,他秉持着任何工作都为人民的思想,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绝不懈怠。

这样崇高的精神让他得到了社会上的好评,刘少奇自然也会在考察时与其见面。

一经见面,两个人的手就紧紧相握在了一起,这是掏粪工人与主席的握手,更是同为人民勤务员的两人对对方相互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会见时传祥

“你就是老时吧?”如此温柔的话语,瞬间就打动了时传祥的内心,一时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无论什么时候,心始终都是在一起的,那次相见,刘少奇同时传祥亲切地交流了时传祥在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与其解决方案。

最后,刘少奇再次握住时传祥的手说:“老时啊!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是分工不同,但都是人民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是不会考虑地位高低,富贵与否的,只要做的是人民有用的事,就是好工作。

1960年,已然是耳顺之年的刘少奇亲自前往考察葛洲坝坝址,过程都十分顺利,却没料想,回来途中,遇上了龙卷风。

霎时间,他们乘坐的轮船如同一叶扁舟,在水面上剧烈地颠簸,形势越发不妙,与他们镇静反应不同的是,周边正处于劳作的渔民,风浪中,呼喊声与求救声响成一片。

船上的工作人员,因为担心主席的安全,都不敢贸然去救人,只能同周围的人沟通此处的险情,让他们保持冷静。

这时,坐在船舱中的刘少奇也知道了现下的状况,果断地说出,“因为是主席坐的船,那更应该去救人民。”

如此置自己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如何不在人民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

作为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家喻户晓,此时,国家正处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刚接任主席位子的刘少奇迎接了新的挑战。

他先后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参与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只为让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1961年,亲身考察湘江时,他简简单单的只言片语,共产党人是为人民革命的,就是要解决人民的吃穿住行的问题,他的内心想法得到体现,如今的回忆,依旧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在地方考察

刘少奇闲不住自己的脚步,63岁的老人不屑于服从自己的高龄,总是为了祖国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好,更快,更稳。他从不吝惜自己的身体,考察过无数偏僻地方,访问过无数国家的国土。

有一次,回到了家乡湖南,进行了为期44天的农村调研,吃住在农村生产队,多场座谈会的召开贯穿整个流程,走访了11个生产队,对6个生产队做了详细解剖,对当地农民和村干部进行了亲切探访和谈话,并用笔记录了数万字的考察所见,同时也获得了大量反映农村真实情况的珍贵材料。

为解决农村政策调整中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同时也把党的政策送到了群众心坎上,给予他们一股暖流,把与民同甘苦、共患难的作风完整地展示在了群众的面前。

走街串巷,跋山涉水,哪怕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这对于心中有人民的刘少奇来说,这都不叫事儿,只有亲自走进深山,才能明白当下人民群众遇到的最大问题。

他也有过疲惫不堪,但看见还处于贫困的农民时,还是坚定地走了下去,只为调查出能让老百姓逐渐走上富裕的道路,使好日子成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

这般执着的精神也深刻地影响了刘少奇的后代,使他们延续这一位伟大主席的精神体现。

提起父亲,刘少奇的儿子总是十分感慨,在他心里,父亲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想的永远都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位高权重,亲自莅临基层,与百姓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真正做到了他的目标,时刻思考着,如何在履行职务的同时,也能为百姓更多地解决生活的烦恼。刘少奇是完完全全属于人民的勤务员。

听最没有遮掩的真话

伟人的崇高精神风范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能让后辈追随他的步伐。

在刘少奇还未担任主席的1953年,正在读书的侄孙刘正山,前来中南海看望了刘少奇。

于是,他借此机会,向侄孙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刘正山回乡时,在乡里想办法为他物色几位既是种田行家,又是敢于讲真话的翻身农民,作为他的农民通讯员。

请他们经常收集基层群众情况,反映农村生产生活和干部日常作风情况,帮助他更加直接地了解农民的意见和要求,更好地得到第一手事实资料。

刘正山回到湖南后不久,刘少奇要找农民通讯员的消息瞬间在各个人户之间传播开来。

大家奔走相告、踊跃报名,人人都打心眼里感激党和国家的信任和关怀,想要为党,为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经过干部们的层层筛选与查探,最后终于公选出了成敬常、黄端生、齐海湘、刘永武这4人,作为刘少奇的农民通讯员。

9月,刘少奇亲自拟了一封电报,邀请4位农民通讯员到北京相聚面谈。

乡亲们见到电报后,比4位农民通讯员还要来得兴奋,纷纷喜笑颜开,因为他们知道了刘少奇虽身为国家主席,但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更没有因为身居高位,而瞧不起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开展农村调研

4月下旬,4位农民通讯员经过长途的行程来到了北京,中办工作人员见到了就赶忙去通报,告诉他们刘少奇同志请他们去中南海进行面谈。

刘少奇和他的妻子王光美,一起站在门口迎接四位农民通讯员,主动和他们一一握手,把他们郑重地请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陈设并不豪华,有的只是几张书柜、文件柜,一对明显放置了很长时间的沙发,以及一把藤椅。客人多了,工作人员便临时搬来两把靠椅。

宾主落座后,刘少奇装烟,王光美倒茶,一如农家待客。刘少奇与4位农民通讯员从故乡的人和事谈起,语气亲和,几位农民通讯员身体也逐渐放松,不再紧张。

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交代着农村的情况。刘少奇离开家乡多年,但依旧还记得许多老友,便唠起了家常,他们境遇如何,身体怎么样。

当然,正事不能忘记,家乡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会治安等关键问题也逐渐地被刘少奇一一提起。

农民通讯员成敬常把根据大家意见整理的一份反映土改后情况的材料送给刘少奇过目。

刘少奇接过材料,仔细地翻阅,高度赞扬了四人的报告,诚恳地请求他们一年两封信件,此番让他们来到北京,主要目的就为此。

至于写信的人选,成敬常粗通文墨,写信完全不成问题,出于积极的心态,便自告奋勇揽下了写信的苦活,一切程序都准备就绪,就看实际操作了。

刘少奇怕他们有所顾忌,又特别嘱咐大家,要敢于讲真话,不用担心别人的威胁,没有遮蔽的真话能帮助他更加深入了解农村的状况,更好地解决国民经济跟不上的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一句保证胜过千言万语。

而他们作为刘少奇家乡的农民通讯员代表,他们4人被邀请上天安门参加10月1日的国庆观礼。

在离京返乡前,一本《新华字典》被送到了4位农民通讯员的面前,刘少奇希望借此能够提高他们作为通讯员的文化水平,做新时代的人民。

回到家里后,成敬常和他的伙伴们忠实履行农民通讯员的职责,坚持每年写两封信向刘少奇汇报当地农村真实情况。

1961年,刘少奇回到家乡开展长期调查研究,他戴着草帽,脚穿布鞋,走进田间地头,和乡亲们拉家常,询问生产生活情况,此外,听闻成敬常得了水肿病,刘少奇还专门去看望成敬常,但由于成敬常肿的厉害,刘少奇差点认不出他来。

他首先询问了成敬常的身体情况,随后话题说到通信的事上,刘少奇问:“为什么这两年没有收到你们寄来的信?”成敬常回答:“近两三年向主席写信报告过情况,但不见回信,所以没写了。”刘少奇很诧异:“写信来了?我怎么没有收到。”成敬常也觉得不可思议:“我确实写信汇报了,乡里乡亲不会说假话。”

刘少奇思考了一下,心里暗暗有了一个猜测,就回头嘱咐秘书,一定要彻查此事。毕竟,身为主席的他,连通信都不能保障,更何况基层群众的通信安全呢?

后来,经工作人员到邮局查询,原来某些基层干部担心“家丑外扬”,擅自将农民通讯员寄给刘少奇的信扣押了,没有发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

刘少奇了解情况后,并没有大声呵斥罪魁祸首,而是好声好气地同他们讲道理。

他了解城乡不是为了妨碍发展,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实施合理的稳定方案,把乡村建立地更好。

1962年1月27日,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又想起这个问题,并进行了批判。他说:“党和国家的一切机关,都应该密切联系群众,严肃地处理关系广大群众利益的问题,认真地对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有的同志对于群众向党中央反映情况,不看作是一种必要的联系,而看作是告自己的状,这是极端错误的。有的地方,有的单位,公然扣压群众来信,甚至追查反映真实情况的人,对他们实行打击报复,这是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绝对不能允许的。”

要求讲真话的人,往往实事求是。刘少奇要求干部讲真话,这使他在那个年代,不仅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贡献,更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这种的伟大功绩,足以留名党史,成为一个方向标,指引后人前进。

他节俭一辈子,身为主席却生活紧张

明明位高权重,刘少奇却总是留不住钱,身为主席明明不愁吃穿,却总是连肉,衣服都买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

甚至连他的警卫和工作下属都说:“别看他是国家主席,生活也够紧张的,他们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尽管有500多元,可是扣除房租、水、电费和保育员的工资后,剩余部分既要支出八口人的全部生活费、五个孩子的学杂费,还要支援亲友,少奇同志抽烟喝茶每月要花去几十元,即便是精打细算也难以分配。”

一个国家主席,究竟能穷到什么地步?

一个质地已经腐朽的木头盒子便是刘少奇的钱盒,里面最多的不是钞票,而是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针头线脑,衣服纽扣……这些东西占了盒子的大部分空间,虽说是钱盒,钱反倒没有几张,分明已然是一个杂物盒了。

即使把所有的钱币集中起来,纸币和硬币加在一起,总共只有23.80元。

23.80元,这就是一位国家主席的全部家底?

钱盒里只有极微薄的一点点积蓄和各种各样的票证,却是刘少奇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一颗人民公仆的心。

事逢变故,文革的到来,让刘少奇遭受了无数冤屈,身体也逐渐被压垮,于1969年11月12日不幸去世,直到冤案平反,他用过的物件才得以被陈列进纪念馆,作为后辈青年感受这一位伟人的媒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的灰毛衣

衣物就是纪念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一不显示了刘少奇同志的感人事迹。

在1952年到1968年期间,灰毛衣便是刘少奇同志的战衣,常年附着于他的身上,整件衣服已经穿得破烂,衣服的内外已经布满了20多个小洞,就连袖口和扣眼也破烂不堪。

1983年12月,他的妻子王光美托当时在北京开会的湖南省人大副主任罗秋月将衣服带回省委办公厅,后放置在刘少奇同志故居,如今已经搬入了刘少奇纪念馆中展示。

刘少奇的穿戴一向朴素至极,在他的妻子王光美捐赠给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物品中,衣物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些衣服许多都已经被常年的摩擦磨破了袖口和领口,或者洗得褪去了原来的颜色,变得斑驳陆离。

据曾经在刘少奇同志故居接待过刘少奇的成艾山女士回忆,1961年刘少奇回湖南家乡调查时穿的白衬衣袖口上还打着补丁呢。

可见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刘少奇身居高位,但他们家人口多,靠工资维持生活,经济并不宽裕。

再加上刘少奇对自己、对孩子要求都十分严格,在吃穿用上注意节省,从不浪费。 他们家里的日用品都是普通的大众用品,没有任何奢侈、高档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与青年群众一起

平常在家,刘少奇最爱穿布衣布鞋,衣物这类东西,穿久了都会有一些破洞。

每当这时,节俭的思想就渗透到了刘少奇生活的方方面面,总是会让妻子拿针线补一补。

图中的衣物,就经过妻子的手进行过修缮,上面的布丁清晰可见,有的手帕磨出了洞他也不让工作人员扔掉。

毛巾中间破了,他就把它从中间剪断,边上的两头接起来照样可以用,而一条床单一用就是十几年,洗了不知道多少遍。

带格围巾也是如此,原本还拥有着鲜艳的颜色,在经过十多年的使用,色彩已经不复从前,连上面的绒都快掉光了。

1960年冬天,前往莫斯科参加国际会议的事项提上了日程,工作人员告诉刘少奇莫斯科天气寒冷,需要给他做一件新大衣。

不管工作人员多次劝告,刘少奇却始终不同意,无奈,最后只好把一件1942年12月在晋西北贺龙送给他的一件皮大衣改了改,刘少奇就穿着这件旧大衣去了冰天雪地的莫斯科。

1963年4月,刘少奇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即将出访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四国。

外交部礼宾司通知刘少奇同其妻子做好出国礼服,秘书报告后,刘少奇说道:“有穿的就不要再做了,出国不一定非得穿新衣服。”

此话便从他嘴里传到了礼宾司,司长俞沛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到刘少奇家,要求看看刘少奇的衣服是否能行。

他们打开衣柜把刘少奇和王光美的衣服一件件地认真检查了一遍,感慨地说:“这些衣服都不行,作为国家主席和主席夫人出国访问要按照外交部的规定办。另外,这四国的气候也不一样,有热带,也有亚热带,现有的这些衣服不适合那里的季节,而且都是穿过多年的旧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刘少奇出国访问

后来,刘少奇虽然勉强同意做些薄衣服,但还是有自己的看法,说:“我们有我们的国情嘛,不要完全同人家比,俭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是丑事。”

刘少奇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但他从不以“功臣”自居,在工作中和生活上继续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面视察和调查。1961年四五月间,时年63岁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更是回家乡进行了长达44天的实地考察。

那时候的他,穿着这身衣物,带着几个警卫,就走上了实地考察的道路,甚至当地的县委书记听到消息出来迎接,都因其穿着过于简朴,导致没有认出来刘少奇的真正身份。

这不正从侧面验证了刘少奇同志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只为人民,从不贪图物质享受。

这件陪伴着刘少奇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衣物,就仿佛是看到了当年的刘少奇日夜伏案工作、为国操劳的身影。

结语

就是如此,朱德和毛泽东同志才敢于把国家让他接手,认为较朱德而言他担任主席更为适合,同时,这也离不开朱德极力推荐刘少奇同志。

如今,刘少奇同志已逝世多年,但他的功绩始终留在党史中,熠熠生辉,激励后辈前仆后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