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想泼瓢凉水,你对新能源渗透率的判断太乐观了

当理想汽车掌门人李想先生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恐怖的70%时,我的心拔凉拔凉的,果真如此,几年前跟风投资加油站的那些钱怕是收回不来多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搞汽车这么多年,自认为对这个行业洞若观火,但我真的没有想到加油站这个四年前稳赚不赔的买卖会迎来新冠疫情和电动车爆发式增长的戴维斯双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想下来,很多大佬其实也是事后诸葛亮,要不然,各路顶级专家齐心协力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也不会把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指标定得那么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规划里,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的目标为20%。不过,不是专家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电动车的发展超越了所有人的预料。2022年,新能源汽车全年渗透率达到25.7%,其中,在各路车企打着国补退出的旗号劝诱消费者提前下单的第四季度,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了惊人的31.7%。

大佬发言,虽然也经常被打脸,但是,李想这次预言的理论根据是被各行各业都证明了的一条曲线,根据其微博上的观点-“跨越鸿沟的理论,占比超过30%开始加速。2025年,新能源的乘用车占比会达到70%以上(第四季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哥的预言不是一般的乐观,可是,在目前价格战的大背景下,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的电动车企们还能不能宜将剩勇追穷寇,将燃油车打进历史的尘埃,让恼人的汽油味随风消散,实在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横亘在电动车普及之路面前的不仅仅是读者的耳朵已经听出来茧子的续航焦虑、充电难这两大拦路虎,在消费者的心中,还盘桓着更多在燃油车时代根本就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续航和充电,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电池在高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因为这事关一辆汽车最大的豪华-安全。众所周知,锂电池是一个必须小心伺候的主儿,其安全和寿命跟工作温度密切相关,15-40度就是电池最舒服的工作区间,超过这个温度,为了保证可靠性,必须解决热管理(冷却和升温)上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度低了,放电功率受限,加速超车时会提心吊胆,就怕动力突然断了线;温度高了,面临自燃风险,尤其在大热天,电动车起火的新闻屡见报端,至于哪家车天天烧,据说余承东对这事最有发言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寒天气下的启动和充电、酷暑天气下的充电自燃、酷暑严寒天气下的续航里程衰减,如果不能有效地化解用户在这些问题上的焦虑,他们恐怕很难迈过自己心中那道坎。

终端消费者持续关注的另一个核心痛点是二手车的残值,通俗来讲,就是电动车开上几年之后,还能卖出多少钱。这个问题事关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但是,梯次利用和回收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提,大多数人也没有意识到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事关电动车普及和能源转型的全局。

目前,从技术上来看,退役电池剩余容量的残余价值评估技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尽管已经具备了对电池的半自动拆解能力,可以实现模组级和电芯级的重组利用,但是,出于安全原因,去年全年的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规模仅为100MWh,相比之下,2022年全国动力电池的装机量高达295GW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收的技术问题倒是解决得差不多了,目前,壳体材料中铜、铁、铝的回收率已经超过了98%,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超过了98%,铁锂的回收率超过了95%,负极材料也实现了石墨再生,可到了实际层面,回收利用的规模依然小得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如果建立不起来梯次利用、回收利用的闭环,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会违背碳减排的初衷,造成环境悖论,还有可能会因为电动汽车发展太快再次迎来原材料价格的疯涨,这样的发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其实,马斯克在投资者日上讲过,为了打造出一条通向可持续未来的金光大道,锂电池原材料必须建立起循环利用闭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国内唯二盈利的电动车企之一,理想汽车当然希望渗透率上升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但是,固态电池大规模上车还很遥远,安全问题依然阴魂不散,短时间内,电池的回收利用也无法形成可持续的闭环,所以,李想的预测真的是过于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