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毁家纾难扎根边疆的治沙英雄却因自己林场的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而公开下跪求救,这是道德的扭曲还是人性的沦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这则6旬治沙人下跪求水的视频迅速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走红,起因是老者过去承包的万亩治沙林因为当地煤矿的开采造成了地下水沉降,灌溉用水长期得不到保障,眼看多年经营的林场日渐枯萎,而曾经跟煤矿协商好的供水协议却依旧迟迟不能落地,心急如焚的林场主孙老汉这才选择了公开下跪求水的极端办法来争得社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这次网友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支持声音,反而不少“大明白”却给这位拥有20年绿化经验的孙老汉上起了一堂经济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场截图

干旱地区种树“得不偿失”?

反对声音的核心论点就在于孙老汉的种树所在地宁夏毛乌素沙漠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纯靠自然状态是无法养活林场这么多参天乔木的,所以必须要靠孙老汉人工灌溉才能长久,并且由于乔木强大的蒸腾作用可能会让地下水进一步沉降,而林场一旦失去人工灌溉则会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最终结果得不偿失。这个说法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杀人诛心。因为他忽视了人类对绿色环境的天然追求和心理溢价,下面这幅图是年均降雨量70-80毫米,沙漠降雨量不足50毫米的沙特,这一个个的绿色圆环就是沙特运用自己的钞能力打造出的沙漠农业带,如果纯算经济涨肯定是赔钱的,如果再把城市绿化所用的各种阔叶林算起来,那么每年的养护费用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东的沙漠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特务农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海南岛,而是沙漠中的沙特阿拉伯

但如此得不偿失的买卖却让整个中东的资源富国全部为之趋之若鹜,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在大搞沙漠农业和环境绿化,每年非但为此投下海量的资源,甚至不少还因此搞成了独特的沙漠景观,相信每一个去过中东的小伙伴都品尝过那里的椰枣,作为一个地区的绿色名片,难道这里真的能出产如此多的经济作物吗?没有人工干预真的能形成这种绿色连廊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这里的人真傻,难道不知道卖石油的钱就够花了吗

可见即便最不适合搞绿化的地方也有对绿色的追求和湿润环境的向往,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过一个名言,人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绿色是人类天然的生理需求,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就是让环境不断的适应我们,而不是躺平后适应环境。更何况孙老汉的个人治沙事迹早就登上过各大媒体和舆论头条,具备典型的示范作用,将近千万的启动资金随便炒炒房子也赚的比沙漠种树多,那些躺赚房地产和金融投机的资本大鳄不去喷,现在却一个个跟在沙漠里战天斗地20年的种树老汉搞环境科普,我觉得真心没意思。

真科普国家比你明白!

再说这些防风固沙理论国家真的不懂吗?你以为近来的环境变化都是私人资本在搞吗?你再给10个孙老汉也不够啊,国家级的治沙工程哪个不是科学论证过的严谨工程,网格固沙、耐旱保水想的比你周到的多。但这不影响我们鼓励更多的私人资本去关注农业,关注绿化治沙,哪怕他有盈利动机也比在大城市圈钱跑路搞烂尾楼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级的绿化工程比你想象的更科学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个环境科普问题,而是社会舆论导向问题,孙老汉的治沙工程虽然有很多毛病,但种树这事本身就有观赏价值和社会价值,哪怕日后成为一个治沙旅游景点也未尝不可,我们现在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和碳中和不就是为了给子孙留下更好的环境吗。单算经济账的绿化连沙特这样的半封建国家都不愿意,我们作为世界新能源产业的策源地连这点宣传成本都不愿付吗?所以我支持孙老汉把自己的林场保持下去,再说谁能保证我们就永远不能突破廉价能源的困扰呢,现在光伏发电的成本就已经低于传统火电了,只要技术继续进步,能源足够便宜,那么沙漠林场就是靠蒸馏水也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