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四所双一流大学将疏解至雄安的消息很多人都看到了,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我也仔细看了原文,里面有几个非常关键的词语或语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疏解”,另一个是“搬迁”,这说明这四所双一流高校是真正的搬迁,而不是我们常见的保留老校区,再新建一个校区的模式,从这个角度可见,北京打造雄安新区的力度是非常大的,也是真的在努力把部分城市核心功能疏解到雄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仅仅是这四所高校,之前很多央企就已经带头疏解到雄安了,包括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中国星网。这一举措当然是为了解决北京主城过于臃肿、过于集中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南京也有类似的问题,虽然其拥挤的程度不及北京,但时下拥堵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南京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

一、南京疏解力度不够

一、南京疏解力度不够

其实南京很早就针对主城提出了疏解计划,整体疏解的进度也还是不错的,但问题是南京的疏解基本上针对的是老主城的原生人口,大体思路就是把老主城内的棚户区或者部分特别老旧的居住区或厂区拆了,将其中的居民整体搬迁至近郊,而空出来的土地,用于建设新的地产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搬走了一批人,又搬进来一批人,一来一回实际上人口并没有真正得到疏解。而这个更新的过程,大多是一块块的补丁式的拆迁再重建,所以路网层面也不会有太高级别的变化,最多也就地块内部进行重新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为关键的是主城内的资源也没有大范围的跟随拆迁的人口一起外迁,这就导致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疏解多年老主城反而更加的拥挤,而投入巨大的各大新城区除了个别几个打造时间比较长的,其他却始终没有什么人气的样子。可以这么说,南京这几年针对老主城的疏解动作,从效果看并不是很成功。

归根结底还是疏解的方式或者力度有问题,真正的疏解是把过多的人口或者功能搬迁出去,原址不再新建住宅,送走一批再迎来一批的操作,严格来说这不是疏解,是在玩文字游戏。

二、南京老主城的第二次机会

二、南京老主城的第二次机会

其实早期如果疏解的方式正确,南京老主城是有机会迎来第二次机会的。老主城最大的问题在于承载的人口、资源和功能过多,且交通系统路网布局落后。

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把过多的内容搬出去,再对已有的重新规划、重新布局,适当做做减法,根据其特点将优势最大化发挥。老主城最大的优势在于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属性以及超强的商业等级,中华第一商圈不是吹的。

各大高校在主城内的占地严重偏大且不规则,在目前南京已经拥有这么多大学城的情况下,老城原有校区还有必要继续占据着超多的黄金地段吗?能不能像北京一样也把部分高校真正的搬走。要我说要么彻底舍弃,要么对原有校区进行切割,使其融入周边路网,扩大老城毛细血管道路的实际覆盖。

上图:老城中的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老城中的大学

南京很多高校的老校区实际上都拥有不凡的历史,很适合作为学术或旅游资源加以利用,一方面可以开放给普通市民,作为主城内公园绿地的补充,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国际学术的交流场所。老校区相对陈旧的设施,早已满足不了实际应用、实际的教学,全部迁移到面积超大,且设施优良的新校区才符合正常逻辑。

上图:郊区大学城中的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郊区大学城中的大学

凭借极强的文化造诣和历史底蕴,南京完全具备网红城市的属性,甚至是巅峰级别。但现实情况是,老主城过于拥堵的交通,严重缺乏的停车位,都大大降低了游客的实际体验。包括就医,看病10分钟停车两小时的无力感是很糟糕的。

上图:芝加哥停车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芝加哥停车楼

早年拆迁的棚户区如果都变成公园并配建大型的地下或地上停车楼,对于主城停车难的问题是很有帮助的,给老主城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并不浪费。而将部分医院外迁,也有助于提高近郊新城的功能完整性,同时让主城松一口气,关于疏解老主城功能这方面,南京真的需要好好下一下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