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很多自媒体人为了迎合愚民,不断散播一些不符合社会客观规律的宣传:比如有的自媒体作者声称孔乙己的长衫脱不下是因为大学生都该有个好工作,也有的自媒体作者声称如果大环境好的话,当代大学生都会有个办公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博主的宣传当然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愚夫愚妇们的共鸣。但是,人心却被他们带坏了。

因为,孔乙己的长衫——大学学历,已经严重贬值了。换句话说,当下的大学生规模,全宇宙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让他们都拥有好工作。

1、一百元在上海买汤臣一品的比喻

说起上海最贵的房子,相信很多人会想起汤臣一品。当下汤臣一品每平的报价是27万元每平。要知道,在北上深杭,虽然以高薪著称,但主体上的打工人,一年薪酬下来是不够买一平汤臣一品的。

小编则经常习惯上用一百元买汤臣一品,来形容学历的贬值。

说起货币贬值,相信很多人都存在较为清楚的概念:比如说在1990年,有人以每月60元的房贷,来还在上海的房贷,在2020年结束还贷。虽然在2020年看60元房贷会认为这房贷约等于没有,但如果在1990年看60元,相信很多人没什么印象:在1990年,有不少人月薪才90块。60元还房贷,相当于月薪的三分之二被强制拿走了。

在1990年代,月薪一百元敢于在上海买房,但如果在2023年,月薪一千元,看起来似乎是月薪百元的十倍,但是几乎没人敢于在上海买房。甚至月薪一万块的,都不敢在上海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很简单:货币的购买力变了。

2、学历的贬值

其实几十年来,人们只知道货币购买力的缩水,却忽略了学历的贬值问题。

宛如货币是用来购物的一样,学历其实也是用来兑换社会资源的工具。

比如在1980年代,即便是中专毕业,也可以获得体制内工作,而且是包分配那种。而中专学历的层次其实和高中相等——相当于高中的学历,毕业就能获得体制内工作,这无疑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在2020年代,即便是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想要体制内工作,往往也只是少数群体才能做到,多数博士研究生,也都是处于体制外状态。

难不成2020年代的博士研究生还不如1980年代的中专生?答案当然不是。

主要的原因就是:学历贬值了,导致学历能兑换的社会资源,也越来越少了。

比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代,中专学历可以兑换体制内的工作;

1990年代,大专学历可以找一份不错的民企工作,而且上升空间无限。比如那时候有个大专文凭,然后得到好的发展,现在几百万身价不在话下;

本世纪初,有个本科学历基本上不用担心找工作问题。不过,这一时期,中专学历早就沦为废纸。但是大多数本科生还是看不上体制内工作,认为本科生应该研究投身赚钱更多的行业。那时候本科生可以兑换不少社会资源。

2010年代,本科生相对不值钱了,但是硕博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哪怕是专升本基础上的硕博,对一般的本科生也都是降维打击。甚至很多硕士都可以考虑留在大学当教师。硕博学历兑换社会资源还是让人感到满意的。

而现在,硕博内耗都很严重。本科生的生态位,相当于本世纪初的初中毕业。硕博勉强相当于本世纪初的本科生态位。

换句话说,学历贬值,能兑换的社会资源也就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