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乌克兰军队

本期话题,乌克兰军队单日被俄军消灭535人,巴赫穆特的乌克兰守军缺少弹药已经开始投降,车臣领导人助手宣称基辅仅剩下1次反攻机会。

最近俄乌冲突又有了新的进展,局势日渐紧张,双方都在厉兵秣马,为即将到来的关键一战做准备,但是乌克兰一方的近况看起来非常不妙,先是泽连斯即喊话北约各国加快弹药供应,后面就出现了巴赫穆特的乌军因为缺少弹药投降的新闻,俄军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在巴赫穆特内持续推进,捷报连连,但是这样的好机会也不会有多少,北约对乌克兰的各项军援正在陆续抵达乌克兰,乌克兰国防部长称,将在四五月份展开反攻,到那时这些坦克将会作为这次反攻的主力,出现在乌克兰战斗的第一线,那么俄乌战事到底会是怎样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乌战场

先来看下乌克兰军队的最近状况,3月30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乌军由于缺乏支援和武器装备在巴赫穆特投降,这和之前泽连斯基向北约要支援相对应,但是乌克兰防长在近日又称乌军将要发起反击,按理说缺少弹药的乌军,应该无法发起反击的,这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们就对这件事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巴赫穆特的乌军投降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俄军对巴赫穆特地区的进攻已经长达9个多月,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打斯大林格勒才打了6个多月,这长达9个月的围攻让巴赫穆特内的乌军得不到任何支援,弹尽粮绝的守军想要活命只有投降一条路,其次俄罗斯瓦格纳集团的猛烈进攻让乌克兰守军伤亡惨重,剩下的乌军已经无法组织起对乌军的有效防守,这其实也侧面说明了乌军为什么放弃了巴赫穆特,这样乌军才能将力量集中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反攻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英国援助乌克兰的挑战者2坦克

为了给乌克兰军队的反攻做准备,北约正在加码军援,先是通过了一项向乌克兰支援30亿欧元弹药的提案,后续英、美、法等国向乌克兰继续提供了共计数百辆的坦克和各式装甲战车,这才让乌克兰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对俄罗斯发起反攻,但是武器装备只是战争的一个方面,真正对战争走向其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不过就乌克兰拉壮丁式的征兵方法,不知道这些士兵有多少的勇气,能不能面对俄军的炮火而不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罗斯军队

目前俄军也没有浪费时间,正趁着乌军积蓄力量扩大战果,在3月29日一天,俄军就消灭了535名乌军,乘胜追击逐渐将巴赫穆特控制在了手中,如果俄军能彻底控制巴赫穆特,这将会让乌军的反扑极为难受,当然俄军的准备不止于此,在3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将对现有武器装备的产能进行扩大,个别型号的弹药产量要提高到原来的7到8倍,在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春季征兵令,这次将要征召14.7万人来补充兵员,在前段时间俄军还得到了数百辆坦克的补给,目前来看俄罗斯的这次准备还是充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俄罗斯的征兵是不是有一些晚了,根据俄罗斯法律,新征召的士兵需要在国内训练一段时间才能派到国外执行任务,将会对于前线的俄军无法及时支援。

对俄罗斯来说这次的形势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这次俄罗斯面对的不再是那个装备不良且缺少经验的乌克兰军队,而是经过北约一年多的军事支援,以及经过了战争洗礼过的乌克兰军队,如今的乌克兰军队相比于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次俄罗斯如果还想要保持自己的战果甚至是再进一步,需要拿出更多的力量来进行准备,更需要再心理上将乌克兰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来审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乌战场

这次的战斗对俄罗斯来说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乌克兰来说,更是一次不能输的战斗,为这次的反攻乌克兰已经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在人力物力上达到了它能够准的最好状态,经此一役,即使北约能够继续向乌克兰提供装备支援,但对于乌克兰来说到那时,可能无法凑够充足的士兵,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乌克兰国内就有一波极为严重的人口流失,再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国内能够动员的适龄人员已经被动员的差不多了,之前就有报道,乌克兰的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初中生,如果这次不能取得重大战果,乌克兰可能就会彻底丧失对俄罗斯的抵抗能力,总而言之,基辅的反攻机会仅剩1次。

但从当前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以及乌军自身表现出的素质来说,乌克兰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取得一些重要的战果,比如收复巴赫穆特,将俄军彻底压制在乌东四州,乌克兰需要着重利用北约的军事援助,这是乌军相对俄军比较明显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罗斯军队

从以上事件来说,俄乌冲突很可能在这次乌克兰反攻后到达一个平稳期,双方能够动员的最大力量将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来,当前的国际形势已经开始转变,渴望和平的呼声成为大势所趋,长时间的冲突,使得两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俄乌两国的人民对这场战争的忍耐度也到了极限。

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让本国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会长久,希望俄乌两国尽快结束冲突,给两国人民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