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意未尽,

已是四月芳菲天。

一周前,开始准备4月1日的内容,因为在更早之前偶然在商城听到了一个久违的声音,张国荣。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青春岁月,只是歌声依旧,斯人已逝,只能在心里感叹命运的捉弄。于是准备写一篇纪念的文章,一起缅怀故去的人和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临近着手开篇之时,内心忽然觉得似乎遗漏了什么,我们的青春除了明星艺人,还有满腔的热血沸腾。对了,4月1日,不仅只有“著名歌手”、“影坛巨星”张国荣,还有祖国的“海天卫士”、“最美奋斗者”王伟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空卫士”王伟牺牲于2001年4月1日,距今过去整整22年,对于“00”后、“10”后也许对于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历史不容忘记,英雄应该让更多的人铭记。也许,4月1日当天的热搜会带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峥嵘岁月,也许会是艺人明星霸榜?但愿不要如此,落笔时心里想到。

二者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于是,开始查阅各类资料,当看到部分情节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时代,时而饱含热泪,时而铁拳紧攥,5天后“致敬海天卫士王伟”系列出炉。

不出意料,发布后阅读并不高,毕竟“人微言轻”,所以并不纠结于此,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书写,去追忆,去缅怀,去铭记。

4月1日,工作之余时不时看看热搜,恰恰未能如我所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纵身一跳,

一个是到现在还被津津乐道的“迷”一般自杀,

一个是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英勇牺牲,

一个是明星艺人,

一个是海空卫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并无对逝者有任何不敬之意,正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之译,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的人生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

同样,如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比如,王伟,亦或者,张国荣。

敬畏每一个生命,缅怀每一位逝者。

只因各自所在的领域不同,又是所在领域的佼佼者,所以一样尊敬与缅怀,愿逝者安息。

但是,如果要问我,我们需要更多的张国荣,还是需要更多的王伟?那么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原因无他,只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所以,4月1日不应只有张国荣,更应有王伟。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