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实习生 韦杰

今年59岁的杨益桂是云南人,她是一名移植心脏的患者。

重生后的她,一直有个心愿:想当面对捐献器官者的家属说声谢谢。因相关规定,器官捐献者家属不能与受捐者见面,也不能知晓双方信息。

今年清明到来之际,杨益桂从老家云南专门赶赴四川成都,参加一场特别的器官捐献者祭奠活动。

她用心认真写了一封信,转交给器官捐献中心,想通过这种方式,隔空致谢捐献者。清明前夕,封面新闻记者聆听了她和捐献者之间的缘分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彩生活突然遭遇生死危机

杨益桂在患病前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喜欢学习各项技能,她和丈夫结婚几十年,感情恩爱,两人经常一起旅游。

2013年,她颈椎病发,看骨科时医生建议她做心脏方面的检查。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顾,还有工作在身,杨益桂没太放心上。

2014年,杨益桂经常感到头晕,双手发麻,身体信号已经非常危险。她和家人这才有点紧张,去了当地的大医院检查治疗,被诊断为扩心病和腔隙性脑梗。随之慢慢感受到体力下降,有心衰的表现。

直到2021年,杨益桂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生说随着心脏功能衰弱,我的生命力也会慢慢下降,听到这里就哭了。”从未想过会这么早面对生死的问题,杨益桂一时不能接受。

成都医院的“心”给予她重生

在医院住院期间,杨益桂和医生商议后,考虑进行心脏移植。但器官移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匹配的器官源。

杨益桂进行术前检查,将心脏、血压、肺动脉高压、血型等一系列的指标留下后出院。

“这边有合适的心源了,但是你要用最快的时间作出决定!”出院后的第29天,杨益桂接到医院的电话,告知她有一个与其高度匹配的器官源。

杨益桂开始有点犹豫和害怕,一方面她知道自己心功能会慢慢衰竭,心源匹配上的机会难得;另一方面心脏移植手术难度较大,她担心可能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机会只有一次,辗转反侧,杨益桂几乎一晚上都没睡着,多方打听后,她得知器官匹配可遇不可求,她和家人决定做心脏移植手术。

从接到通知,到住院检查,再到手术,一共不到3天时间。2021年6月6日,杨益桂心脏移植手术历时5个小时,非常成功。

她来成都做一场特殊的缅怀

身体恢复后,杨益桂和丈夫田春,想感谢捐献者家属,才得知,他们双方不能见面,也不能知晓双方信息。

“捐献者的家属太伟大了,在那么痛苦的时候作出这样的决定。我有好多话想对他们说,直到现在都一直心存感激。”移植手术后的杨益桂没有排异现象,很快,“换心”后的她感觉体力更好了,“我感觉现在说话声音也比以前大,走路也更快。”看到爱人有了全新的生命力,丈夫田春也满怀感激,夫妻俩的谢意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

今年清明节前夕,杨益桂在捐献中心群里看到成都将举办器官捐献者悼念活动,便主动报名。“爱人也很支持我,说陪我一起到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从云南出发前夜,夫妻两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想带到成都,通过捐献中心的工作人员转交给捐献者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封没有收件人的信,杨益桂用“器官捐献者”作为称呼,隔空致谢那位未曾蒙面的“朋友”。

她和丈夫都说,如果无法当面致谢,只有用行动表示:她已经和家人商量好,百年之后会捐献器官,“人本来就来自泥土,最终也是回归泥土,我愿意成为这支爱心接力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感谢信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器官捐赠者

2021年6月6日,是我在华西接受心脏移植的日子。半死不活的我在此之前的几年总奔忙在求医问药的途中。今天,我精神抖擞、自由穿梭,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幸福着、美丽着。我今天的幸福、自由,如果不是您、你们,像我这样的人会是怎样的呢?真难以想象!东山魁夷说:“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地转化。

而您——我的再生父母就用您的无私和坚毅实现了一片叶子的转世,展现了蜉蝣的理想——在走之前亮翅飞翔,闪烁光芒和美丽,照亮无数患者阴郁的心。您的光鲜可与日月比肩,您的奉献感天召地,让奇迹闪现,让世界欢笑!如今,您播下的种子正在悄声发芽、生长。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将是繁花盛开,香飘万里,温暖万物。

我愿将爱传递,成为您最积极的接力棒。哪怕我是一棵无足轻重的小草,只要我每天还能够呼吸,我的双臂还能在晨风中扬起,我就有绿色的歌唱,在向阳的山坡,在清冽的泉边,开放出我的生命!我的“再生父母”,安息吧!愿您的亲人健康平安,快乐幸福!

受赠者:杨益桂

2023.3.28日 晨 9: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组数据

截至2023年2月底,四川省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501例、大器官捐献4210个、遗体捐献2064例、眼角膜捐献20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