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渊专栏

LI YUN NAN GU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渊,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静安区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兼任《语文建设》编委,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洛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及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学术委员。著有《问津录》《语文要怎么考:中学语文命题探索》《高中议论文写作与逻辑思维训练》等,参编《上海市高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指南》等。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中国考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考试研究》《语文学习》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十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五十多篇被目录索引。参加全国社科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主持上海市市级共享课程“高中语文基于目标达成的评价”。

中考高考试题喜欢选

什么样的文学作品

一篇文学作品能入选大型的、高利害的考试试卷,至少证明作品经得起推敲,试卷上的文本会被下一届乃至若干届的学生反复研读,会被千万教师当作仅次于教材的文本,来讨论主题、结构、情感,甚至一句一词的潜在意义,常常是用放大镜来审察。因此,那些质量平庸的作品很难进入命题者的视野。

哪些作家、作品易入选

大型考试和对应的模拟考试的语文试题,基本是原创,全国每年生产的试卷有几百份,进入试卷的文学作品有几百篇,数量不少,但入选的当代作家却远低于这个数。为何?

经典作家的作品,多选自作家文集;当代作家的作品,不少选自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作家报》等和《散文》《散文百家》《微型小说选刊》等杂志。这种选文途径,主要是考虑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当下性,减少学生考场阅读的陌生感。

但是,选入的也未必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即便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和学习材料(例文、知识短文),也并非每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叶圣陶先生早说过,课文不过是一个例子。能做例子,首要的是正确、规范,并不要求一定优美、深刻。所以文章入选了试卷的作家,也不用将此当作多大的事,当事人最好的姿态是对夸奖自己的人说:我那篇东西,只是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一则材料。

另外,几乎所有的作品选来命题之后,都要被命题者刀劈斧削,甚至“削足适履”,为了命题需要,为了考生答题方便,文本长度必须限定:中考千字左右,高考两千字以内。作家写文章不是奔着学生阅读答题的,哪有这般合适的篇幅呢?于是,命题者有的是从万字长文中截取一段,有的甚至是将多个片段进行重新串联、改组。严格来说,这种加工、删减,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文的构架,更遑论文气了。笔者有一篇发表在《文汇报》“笔会”副刊上近4000字的散文,被命题者砍削之后剩下1800字,篇幅符合了试卷要求,但文意结构支离,文气已泄,命题者让我回答试卷上的几道题,我只能敬谢不敏。

命题者的眼光聚焦在哪里

从阅读能力角度考虑。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有三个层面。

第三,鉴赏文章的语言。好的故事,好的结构样式,最终需由个性化的语言来传递。文学本质上是语言的艺术。一篇一两千字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总要有几处耐人回味的“金句”,像茫茫无际词语密林中的鲜花,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多情的眼光。命题者往往要让学生赏析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修辞特点,你都没有一处这样的地方,让人家怎么命题?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看,

一是与青少年精神人格成长有关。这一点不要误解为写一篇散文小说去直接教育学生形成某种立竿见影的品德。所谓精神人格成长,是说作品揭示的是人性共通的问题,可能抒写了人性的弱点,现实的残缺,但文本传递的价值观必须是正向的,如对人类深沉的热爱,揭示生存困境中的人性光辉;文本可以表达忧虑,但一定要深怀希望。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选择冯至小说《江上》,将传统的复仇故事改写成人性的救赎,对青少年矫正快意恩仇的偏狭、理解人性的丰富复杂,促进其心理成长,就很有必要。

二是与青少年日常生活有关。不要以为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就是学生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他们在学习知识、探求真理过程中的思考,包括对身边见闻、历史事件、科学发现乃至科幻世界的思索,都是与其日常生活有关的。因为青少年的一切都处于生长之中。进入试卷的文学作品反映的生活,可以是学生熟悉的见闻,如2020年上海卷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反映的大学生支教的师生情谊;也可以是学生凭借自己的学习生活能理解的陌生领域,如2022年北京卷《我的老师齐白石》,虽然文中故事已成历史,但老师的人格影响,教育的薪尽火传,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能够理解并接纳的。

命题者希望一眼就能选中适合命题的材料,那种骨肉亭匀(内容纯正、文字清通,能巧妙布设多种考点)的两千字左右的文本,是命题者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