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四月的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拍卖即将开幕,由巴布罗·毕加索、赵无极领衔,筑造出亚、欧艺术大师鼎盛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布罗・毕加索《坐椅女子》

油画画布,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间作,92 x 73 公分
估价待询
© 2023 Estate of Pablo Picasso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坐椅女子》在1948年的圣诞节完成,是一幅色彩斑斓、欢乐明快的肖像。画中女子是毕加索的爱人兼缪斯弗兰索娃・吉洛。毕加索一生有过许多女伴,而吉洛是唯一敢爱而且主动离开他的女人。本幅肖像中的吉洛坐在犹如王座的扶手椅上,姿态迷人又如此理所当然,不仅散发着魅力和自信,同时展现出敢作敢为的个性。

在毕加索为爱人绘画的肖像中,她们几乎总是坐在扶手椅上,以吉洛为主题的肖像画亦不例外。尽管毕加索对吉洛曾说过:「我没看过你静静坐着,你完全不是等着被画的人,我从来只见你站着」,他通常仍将吉洛描绘成坐在扶手椅上的样子,一如本作所见。女主角和家具组成的丰富构图,创造出犹如文艺复兴时期女王的形象,反映画中人作为独立女性那份巍然自信的情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加索与吉洛于法国瓦洛里,约1952年
照片来源:ROBERT DOISNEAU/GAMMA-RAPHO/GETTY IMAGES

当时,吉洛正怀着毕加索的孩子,但由于毕加索需出席在波兰乐斯拉夫召开的1948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所以不得不离开她几个星期。作为补偿,毕加索在波兰归来时带了一件精致的红色刺绣外套作为礼物,吉洛偶然会穿上它;自1948年秋天起,这件色彩鲜艳的衣服更成为了毕加索为吉洛绘画肖像的灵感,而且还促使毕加索在翌年完成一系列相关版画。《扶手椅上的女子》和同一时期的相关作品都见证了吉洛在艺术上为毕加索带来的无尽灵感——她年轻活泼,既是热情如火的恋人,也散发着如女王般的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布罗・毕加索《抱婴男子》
油画画布,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二日作,100 x 81.5 公分
估价:25,000,000 – 40,000,000 港元
© 2023 Estate of Pablo Picasso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此单一私人珍藏中另一张毕加索画作,便是诞生于一九六五年的《抱婴男子》。此时毕加索已逾八十岁高龄,但他的作品中仍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男子与婴儿即充分表现出他的阳刚之气与活力,是艺术家六〇年代作品中充满代表性的主题。《抱婴男子》是毕加索对人像主题的突破性作品,在此之前,他的油画作品中甚少出现男子形象。画中男子原型或是毕加索的朋友、他的父亲,亦或是艺术家的自画像;被男子呵护在怀中的襁褓婴儿,则是艺术家对纯真童年的向往。《抱婴男子》超越了男子与婴儿的象征,反映出毕加索对自身形象的投射,以及在现实里不断演变的角色——从孩童、成年,到为人父亲——的深度探索。

无境巨构 气盖寰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极《11.08.99 - Après l'éclipse》
油画画布,一九九九年作,250 x 200 公分
估价:30,000,000 – 50,000,000 港元

赵无极「无境时期」的巨构——《25.03.85》和《11.08.99 - Après l'éclipse》。八十年代,年届花甲的赵无极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将澎湃激昂的创意升华至豁然开朗的境界,进入无境时期。他勇于挑战艺术先贤的传统语汇,为新作注入空蒙杳霭的浑然大气,一如《25.03.85》般氤氲醇厚。1999年,他受天文现象启发,创作出高达两米半的《11.08.99 - Après l'éclipse》,将逾半世纪的丰厚灵感源泉凝聚于画布之上。

对宇宙的探索精神贯彻了赵无极毕生的艺术追求,亦是他迈向抽象绘画的重要原因。八、九〇年代赵无极的创作和成就都迈向了一个成熟、鼎盛的时期,作品也呈现了宏大而完整的艺术观念。本季春拍有幸呈献两幅赵无极「无境时期」巨作,第一幅便是尺幅高达两米半的《11.08.99 - Après l'éclips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极于二〇〇三年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赵无极〉展览,右一为《11.08.99 - Après l'éclipse》 图片来源:Getty Image

赵无极此时在国际艺坛上的事业与成就开启了新的篇章,在欧、美、亚洲接连举办个展,与此同时,赵无极创作一系列作品梳理自己与西方艺术的联系,包括1986年创作的《向马蒂斯致敬》以及1991年的《向莫内致敬(三联作)- 1991年2月至6月》。这一系列作品表达出赵无极对众印象派大师的崇敬,更是体现艺术家从印象派作品中涉取的灵感。莫内「埃特雷塔」系列中标志性的「象鼻海岸」,更是演变成《11.08.99 - Après l'éclipse》,与一系列「无境时期」作品,中标志性构筑外围、中间放空的「拱门式」构图。此作更曾展出于巴黎国立网球现代美术馆为庆祝赵无极荣获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头衔,为其在2003年举办的〈赵无极〉大型回顾展之中,赵无极对此展十分重视,当时已年过八十的他亲临展厅,更是留下一张珍贵的与本拍片的同框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极《25.03.85》
油画画布,一九八五年作,130 x 162 公分
估价:38,000,000 – 58,000,000 港元

在创下欧洲艺坛成就的同时,赵无极的事业在八〇年代亦回归亚洲,先是在1981至82年在香港及日本五个城市举行个展,并为北京香山饭店创作大型壁画,1983年又到台北举行大型回顾展,并且重逢多年挚友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25.03.85》即是此时赵无极「无境时期」上乘经典,呈现了一派恢宏壮丽,彷佛在一望无际的天际在线看着山海澄明、旭日初升。画面下方的水墨线条隐含山水结构与水墨笔法,上方的橘红色彩则是以带透明感的油彩反复泼洒和流动形成,不但呼应了欧美的抽象表现主义,也体现了国画泼彩泼墨的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巴黎Ars Mundi 所出版的《赵无极》作品集以《25.03.85》作为封面及封底

1985年5月,赵无极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委托,为其设计的新加坡莱福士城创作一幅长达十米的巨型三联屏《1985年6月至10月》,迎来事业上的高光时刻。《25.03.85》即创作于同年3月,见证艺术家创造力最为旺盛的时期。此作曾展出于不少赵无极的重要展览,并收录于多本重要出版,其中1988年巴黎Ars Mundi出版的画册《赵无极》更是以此作为封面,足证本作学术及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图文数据来源:香港苏富比

版权声明:

专委会微信公众号文章来源于作者授权或者投稿文章,大部分转载文章都尽量标明了出处以及作者信息,版权都归作者所有,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添加微信:513824402联系删除,谢谢!【文玩收藏出手问题也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