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清明节本来是两个节日,但现在大都把两个节日合二为一,一般只叫清明,少数地方叫寒食,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其实,冬至后105天为寒食,春分后15天为清明。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记得小时候,两个节是分别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本是节气,加了节,就成为了节日。在中国岁时体系中,清明有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在三大悼亡节日中,清明为首,扫坟祭祖,深深表达了世人对祖先的追悼与祭祀之情。后世一般不直称清明为鬼节,而对于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十月朔(即农历十月初一)则普遍以鬼节名之,其中的细微区别在于,清明重在祭墓祭祖,表达孝思,其他二节则重在祭亡,对孤魂野鬼也一起关照,希望通过祭祀安抚鬼灵,防止游魂作祟。所以清明对于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体系而言,则尤为重要。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们纷纷忙着上坟祭扫,民谚说“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无论城郊还是农村,清明祭祖扫墓是必不可少的节俗活动,人们提篮担盒、携纸将烛,竞上墓地,祭扫时间并不限定在清明当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时间范围内均可。上坟祭扫,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一是培修坟墓。清明祭扫在传统社会里有着重要地位,民间也有“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之说。正是这种对血亲祖先有着强烈的追念和依赖之情,才使得“传统的生命力,没有任何地方比在节庆的历史中,更有明显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时,清明节是要烧香、烧纸钱的,但寒食这天却要禁烟火、进冷食,家家门前插柳枝。因为,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介子推的。为什么要纪念介子推呢?里边还有一段故事。

且说在春秋时期,各国纷争,公元前676年即周惠王元年,晋子佹诸立,是为献公,时献公之子重耳21岁。后晋献公违卜立骊姬,骊姬计杀公子申生,围杀重耳,重耳得毛偃相助,逾墙而逃,于公元前656年奔翟,始流亡诸国。重耳等人进入卫地,行至叫五鹿的地方,时至中午,众人饥耐难忍,见一农夫,同饭于陇上,重耳令狐偃问食,田夫戏之与土块,重耳大怒。偃曰:“土地国之基,天假手野人,以土地授公子,此乃得国之兆。”重耳拜而受之。再行十余里,众人无食饥不能行,在树下休息。忽见介子推捧肉汤一盂,请重耳进食。食毕,重耳问肉何得来,子推说:“臣之股肉也。臣闻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今公子乏食,臣故割股以饱公子之腹。”重耳垂泪感激。

重耳历经各国,在外流亡十九年,于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结束流亡生涯,返晋即位,是为晋文公,年已六十二岁。晋文公登基后,大会群臣行赏,以随亡人员赵衰、狐偃为最,其次狐毛、胥臣、魏雠、狐射姑、先轸、颠颉等人,一一分赏,却独忘介子推。介子推在随晋文公适秦返晋渡黄河时,耻于狐偃与文公重耳立盟贪图富贵,回晋后便拖病居家,甘守清贫,躬自织屡,奉养其母。

子推邻居解张,见子推无赏,心怀不平,又见国门之上悬有“倘有遗下功劳为叙,许其自言。 ”便把此消息报与介子推。 子推笑而不言,其母在厨房闻之,对子推说: “你效劳十九年,也曾割股救君,功劳不小,何不自言,亦可得些俸禄,岂不比织草鞋强? ”子推说: “献公之子九人,惟主公最贤,惠怀不德,天夺其助,把国家送给主公,诸人不知天意,争据功劳,让人感到耻辱! 我宁可终身卖草鞋,也不敢贪天之功,当成己力。 ”老母说: “你能为廉士,难道我不能做廉士的母亲? 我们应该隐居深山,不让人找到! ”子推大喜,背其母入绵山。 邻居解张乃作书悬于朝门: “有龙矫轿,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留天下。 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 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晋文公看后大惊说: “这是介子推的怨词,寡人大赏功臣,却独忘子推! ”急忙招子推,不知所终。 解张觐见说: “书是小人所写,子推耻于求赏,已入深山。 小人唯恐其功劳泯灭,是以悬书代言。 ”

晋文公于是驾车前往绵山,访求子推。但见峰峦叠叠、草木萋萋、流水潺潺、行云片片、林鸟群噪、山谷应声,独不见子推踪迹。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文公命停车山前,使人遍访,数日不得。魏雠出主意说可以火烧荒山,子推孝子,必背母避火而出。晋文公于是使人山前山后三面放火,只留一面出口。大火延烧数里,三日方息。子推终不肯出,母子相抱,死于枯柳之下。军士巡得其骸骨,文公见了流涕满面,命葬于绵山之下,改绵山为介山,立祠祭祀,并下令全国禁止举火,冷食一月,后渐渐减至三天。至今成俗,名为寒食节。

胡曾先生有诗曰:“羁绁从游十九年,天涯奔走备颠连。食君刳股心何赤?辞禄焚躯志甚坚。绵上烟高标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只今禁火悲寒食,胜却年年挂纸钱。”

寒食节,禁烟火;清明节,动香火。但因文公焚山之日,乃清明时节,所以有的地方,为图方便,清明、寒也就合二为一了。

来源:美篇“扈穀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乾隆皇帝来费县系列故事

4.

(二)费县地名系列故事

(三)费县民俗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