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我微信的一个妈妈,前阵子给我留言,很着急,因为一年级的孩子,突然问了她一个严峻的问题——

人为什么会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从文字中就能感觉到,她的焦虑和担忧,想给到孩子一个正向的解释,又怕自己说得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问她,是不是担心自己说错话、没“开解”好,孩子以后效仿、想不开也自杀的话可怎么办啊?

她说是的。

我说,回应这个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讨论我们可以如何看待生命、珍惜生命,自杀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朋友、家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遇到困难、低谷的时候,可以怎么做……

但“怎么说”没有用,更关键的其实是:是带着什么样的能量状态,去说的呢?

我能感觉到,这个妈妈在死亡这个议题上,自己就有很大的恐惧,所以才会投射到孩子、产生灾难性的联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孩子其实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和妈妈探讨一下,就跟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作业、为什么要考试一样?

接触到“自杀”、“死亡”这样的信息不是问题,我们回应它的态度和方式,才是问题——

孩子只是一个信使,来告诉我们,是时候,去看见跟疗愈你的这份恐惧了。当我们有更平静正向的、可以面对死亡这个话题的力量,和孩子会怎么说,根本也不需要“剧本”了。

这个妈妈听后平静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提到了3年前、小叶子5岁半左右的时候我写的一篇文章:前几天,女儿竟然和我说,“妈妈,我害怕,我不想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在那个时候,我们第一次遇到,这个小娃娃555地哭着,提出了一个个这么深刻的问题:我不想死,我害怕死,我会去世,那怎么办呢?

我把当时的回应,和心路历程,做了真实的记录。

很有意思的是,小鱼儿现在4岁半,比姐姐当年还小1岁,最近几个月,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不止一次。

好像我感觉他又长高了,就让他站在墙边的身高线上量了量,他就说了句,“我不想长大。”

“你为什么不想长大啊?”

“因为如果我一直是小孩子的话,我就不会死了。”

——原话。

说实话,我很惊讶,主要是他说的太完整、清晰了,才4岁半,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也不觉得我在他这个年龄,有这么深刻?

不重要,类似的他也表达过,比如和爸爸说“我不想你死”,和奶奶表达,“我不想你死”,我当时没听到,问怎么回应的啊?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不知道咋回,沉默

老人本身处在生命的后半段,生老病死在前,是会被死亡议题戳到;老公也是,知道会面对这么一天,但逃避为多,不想碰,几年前小叶子表达死亡焦虑的时候,他就不知道怎么回,现在依然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是个难题啊:不能撒谎说,我们不会死啊,那不真实;说我也害怕死、不想死,好像也很无力,没有支持到孩子啊?

我觉得啊,还是因为这份恐惧一直在他们心中,没有真正被面对过、看见过、疗愈过,所以孩子也会一次次地提出来,提醒他们,去看见啊。

我原来也是个很忌讳、很害怕聊“死亡”的人,在当初回应小叶子的时候,我已经在前一年、经由一个心理剧个案,从内在疗愈了对死亡的整个看法,是家里相对“平静”、“镇定”可以面对这个议题的那个人。

而这一次,我感觉我的内在又有不同,有更多的力量了。

当小鱼儿和我说,他更想当个小孩子,当小孩子就不会死,我平静地问他:你觉得树上的叶子有没有生命啊?

有啊。

那你见过落下来的叶子吗?是什么样子啊?

是烂掉了,在地上。

哦,它们后来去了哪里呢?

看不到了。

不是的,它们腐烂之后,融入了大地,变成了大地的一部分,然后神奇吗,第二年,在这个土地上,长出了新的草、新的花……它变成另外的样子了,你说,它的能量还在不在这个地球上啊?

在!小鱼儿眼里放光

是的呢,我们如果死亡,也没有真的消失,可能变成大树、可能融入大海、可能——是一只小蚂蚁啊~

哈哈哈哈哈哈,我们俩都开心地笑起来。

我能感觉到,对于这个“解释”,他是愿意接受、也不再那么恐惧了的。

那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觉得相比3年前,我的成长在于,我更“相信”这个解释了,而且内心有一种很深的宁静,我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回到自然去,没有什么不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时候在静心里,偶尔会有那种生而为人很幸运,上辈子我可能也不是人,是个什么石头、植物的感觉:

不是我疯了哈,是我向生命的各种可能打开,同时万物皆有灵,我不觉得,成为一棵树、一只蚂蚁就比人类低级,你看,《三体》里的蚂蚁有多高级?那是人类的傲慢所不知道的高等生命啊。

也许每个人与死亡和解的路径都不一样,有人甚至终身无法和解,觉得我讲的那些体悟,太神叨了。

我同意。我会建议,我们多去大自然里观察、感受,去体验生命的多样是什么、生命又是什么。

最终也不是不恐惧了,而是如何与恐惧待一会儿,看见它想表达什么;在这场生命游戏里,“有限”的设定,在提醒我们创造什么、珍惜什么?

2月那会儿,我带俩娃去看了《穿靴子的猫2》,就是一个很棒很棒的故事:

穿靴子的猫原本不在意生命,反正有9条命,可当他只剩下一条时,他的恐惧来了,他总能看见一匹狼在追杀他、恶狠狠地看着他:狼,代表的就是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恐惧,他丢下了所有的锋芒、他不再敢于冒险、他幻想着可以通过魔法,让自己重新拥有9条命。

——直到他真正去面对了那匹狼,直视内心的恐惧,那无论有多少条命、都始终存在的“恶魔”……那匹狼,竟然停了下来,它不再纠缠,因为穿靴子的猫,肯面对它了,9条命对猫也不重要了,只有一条、活好现在,就够了

我觉得最最精彩的还是这句,狼离去时转身说了一句,“但我还会回来的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呼应了我在我的心理剧后、书上看到的这段话:

“死亡并非在漫长路程的终点等着我们,它总是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骨髓里,无时无刻。她是躲在显眼处的神秘老师,帮助我们发现最重要的事物。幸好,死亡所能带来的智慧,不必等人走到生命终点才明白。”

多幸运啊,孩子们在这么小的时候,已经开启面对死亡的智慧与勇气了。

那我们呢:)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