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曾经出过一位平民市长,他从基层工人开始干起,靠着卓越的技术硬是干到了北京副市长的位置。任职期间,他分管亚运会场馆筹建工作,为了激发各单位斗志,他直接向中央立下军令状,其豪言壮举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他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在担任北常务副市长期间都做过哪些贡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吃苦耐劳的工人

1934年,张百发出生在河北一个农民家庭,13岁那年他随着父亲离开老家迁徙到了北京谋生。当时的北京还处于国民党的统治下,社会局势动荡,人民生活艰难,父子俩最终靠着手艺,当上了纺织工。好在没等上几年,新中国就成立了,受压迫的工农阶级从此站了起来,北京市的各行各业也开始恢复生产建设。

张百发加入了建筑工队,当上了钢筋学徒工。年轻的他干劲十足,每天认真学习师傅教授的技术 ,下班了还反复练习,为了快速提高技艺,张百发还主动给自己上难度,每天练到直不起腰来才停止。那个时候的工人,靠的绝对都是真本事,每个人都很努力,很少有人会投机取巧。1954年张百发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凭着一身本事被评为该工厂的技术创新多面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劳动模范

当时第三建筑公司以张百发的名字命名了青年突击队,用来激励厂子里的工人,而这也宣布了张百发正式走上领导岗位。这段期间,张百发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无论施工环境多恶劣,他都带领队员们一起克服困难,无论技术多复杂,他都带着队员迎难而上,学习各种施工技术,使每个人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技术多面手。从那以后,张百发青年突击队,不断突破创新,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级别的荣誉,是当时北京市闪闪发光的工程建设者。

张百发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北京市委的重视,为了筹建人民大会堂,建设部召集了很多像张百发这样的能工巧匠,大家欢聚一堂,为建设大会堂出谋划策。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就十分欣赏张百发和李瑞环。他认为这两人都是各自行业中的佼佼者,一个解决了“放大样”的技术难题,另一个则带着施工队走出了钢架延期的困境,后来这两人也有了哼哈二将的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军令状

最终李瑞环和张百发完美地完成了国家交付的任务,人民大会堂按时竣工,拔地而起。1975年时张百发被任命为北京副市长,十几年后北京获得了举办亚运会的资格,修建亚运会场馆随即成为了当时最为重要的工作。而张百发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为了该工程项目的总指挥

时间紧任务重,张百发亲临一线考察,鼓励各家施工单位。为了激发大家的斗志,张百发立下军令状,表示如果没有按期完工,他就从高楼上跳下去。那时张百发已经年过半百,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协调,积极调配各方资源,统一部署,逐个解决存在的问题。虽然施工速度要快,但张百发反复强调要注意工程质量,勉励大家干活要讲良心,坚决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亚运会场馆如期竣工,北京也召开了一届完美的亚运会,张百发不负期待,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付的使命。1997年张百发陆续卸任身上的各个职务,不过仍然会到工地上检查,2004年他正式退休回家。2019年张百发去世,享年84岁。这位工人阶级出身的平民市长,结束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其实上世纪,党的队伍中涌现出了很多像张百发这样的基层干部,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和工人一样多,他们就是进步工人的代表,他们了解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先进工作者,劳动先锋,也是建设中国最可爱的人,向先辈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