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物理的人也能搞出中国旅游大IP(智力创造的著作版权或爆款产品)。

4月4日,“黄鹤大讲堂”在湖北大学开讲,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新垣以《长恨歌》17年长盛不衰的案例、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7点,湖北大学博物馆校史馆思睿厅坐满了旅游学院的师生以及包括黄鹤楼公园在内的武汉主要景区相关负责人。

“作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华清宫景区的明星产品《长恨歌》被誉为‘国内实景演出天花板舞剧’。”姚新垣颇为自豪地分享了一组数据,自2006年公演以来,《长恨歌》已高质量演出4300余场,累计实现收入14.36亿元,带动周边酒店、民宿、康养、文创综合收入超70亿元以上,成为了陕西旅游的一张金边名片,可以称得上中国旅游大IP。

“从物理学跨行成为卓越旅游管理者,有没有秘诀?”听到这位旅游大咖自述大学本科学的是物理学后,在互动环节,95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一学生程迎迎勇敢举手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新垣对她的发问表示赞许,并告诉她从物理学成功跨行旅游业,除了机缘巧合以外,更重要的因兴趣带来的持续学习与改变。

他举了一个例子,“为了增加演出收益,我把观众席从2000个座位扩增到3000个。改造后首次演出就来了2900多名游客,当晚的收入超过了70万。”

姚新垣透露,在有限的场地上增加观众座位看似不可能,但他在与团队商量后,把舞台的一个部分设置为升降台,由此既保证了演出效果,又增加了观众席的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养深耕和吸纳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形成自己独有的工作算法力。“作为一出开演17年来仍长盛不衰的舞剧,它是靠什么抓住观众的心?”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余意峰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新垣回应四个字“常演常新”,“一直在向精品路线上发展。每年我们都会收集总结观众的反馈声音、演员的亲身感受或是在演出过程中发现的失误点,对演出不断地改良。另外,除了高质量发展,还要打造优质团队并且甄选出优质的合作伙伴。

“我们的IP价值很大,该如何成功转化?”作为同行,黄鹤楼公园营销策划科负责人提出她的困惑,姚新垣建议将IP与生活相关的产品相结合,让消费者能自然而然地脑补出使用场景,他觉得黄鹤楼雪糕做得很成功并给出建议,可以采用短期合作的模式,“先签个1、2年的合约,试试这个产品是否可以与黄鹤楼IP结合,再做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都是通过文献与著作获得基础知识,今天接触到了从实践中总结出来、更有时效性的宝贵经验。”程迎迎觉得收获特别多,决定以后要多钻研营销学相关领域,并且非常期待即将到来的实习期。

最后,对于当前部分事业单位景区转企这一现象,姚新垣说,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转企不是灵丹妙药,事业单位同样可以运营得很好,黄鹤楼公园就是例子,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既坚持了公益属性,又为公共财政创造了收益,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因此,不能盲目跟风,片面地对运营比较好的事业单位转企,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长江日报)

以文会友,共创经典,黄鹤大讲堂公益文化活动平台,邀请各界知识大咖,站在千年诗楼——黄鹤楼的高度之上,畅想和分享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