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的资本市场在经历了2022年的动荡之后,疫情,加息,战争都慢慢地进入了尾声,中国的A股市场也在2023年开了一个好头。虽然可能对于部分人的赚钱效应并没有那么明显,冰火两重天的状态或许在四月份就会迎来改观,一面是充满希望和前景的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持续上涨突破天际,TMT的热潮持续不断,另一面是被爆炒过两年但是仍有很好前景的新能源却跌跌不休。到底接下来机构会如何选择,我们的市场在目前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在即将到来的四月份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布局和规划呢?今天就用这篇文章和大家来聊聊现在我们整体的宏观环境,以及接下来的一些操作策略。

首先,我们还是从最高的层面来看,也就是经济增长目标。春节到现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讨论从“能否高于6%?”变成了“是否5%也难?”这样的预期综合来看就是从极度乐观转向了极度悲观,也导致了作为经济引擎的创业板在二月份迎来了无情的杀跌。但是事情正在起变化,政策组合拳已经超预期、人民币汇率也将进入第二波升值期,我们正站在经济预期的底部,人民币计价资产或将再度迎来增量资金。目前来看,三大因素驱动了过山车式的经济预期:汇率、目标与油价。投资者对于经济预期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两会给出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有关。节前汇率升值推动外资入场增持复苏链强化了增长预期,节后汇率持续波动,两会5%左右而非以上的目标令市场担心再无增量政策,WTI油价跌破70美元/桶进一步加剧了增长担忧。那领导们为什么将经济目标设到5%左右?其实主要还是以已经是发达国家的美国走过的路来制定的,以美国经济为锚,十四五要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需要未来3年经济平稳且可持续,所以国内政策大概率倾向于细水长流而非大水漫灌。

其实不要光看表面,从精细化来看的话,政策组合拳已然是超预期。当前指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并不就意味着没有更多政策出来。其实三月份以来,我们在方面都看到了超预期的政策。一是超预期的降准,这种刺激行为,只要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就还会有。去年底的大会之后,上面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等外部合作,多国的新建交,以及最近势头正盛的中字头都可以看出来,从经济意义上来讲,产业互补是核心关键。二是扩大内需的消费Reits以及近期政策端进一步关注民营企业营商环境都说明了政策其实是在隐性超预期。从宏观看,即将升值的汇率以及处于底部区域的油价或许意味着我们正站在国内经济预期的底部,随后预期将再度回暖。若4月人民币回归升值通道,人民币计价资产吸引力将再次显现,国内股债市场亦将迎来外资这类增量资金。

说完大的宏观环境,我们再看回市场本身。一季度,A股分别经历了价值、成长和主题的明显轮动以及估值修复,成长类股票尤其是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为首TMT板块,表现亮眼;而看二季度方向,全球的流动性增长和国内基本面拐点基本上属于明牌。其一,欧美银行风险倒逼货币当局兜底,银行体系的整体溢出风险让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空间和时间均被压缩,所以毫无疑问,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的拐点已明确。最新的数据显示5月停止加息已成为市场主流预期,概率为53%,同时市场预期年末还会再降息50bps。我们预计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将在今年5月最后+25bps后结束,之后政策利率将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短期不会进入降息周期。其二,当前欧美银行体系暂不存在系统性风险,硅谷银行的事情也已经暂时告一段落,美联储应激性扩表后,美国存款机构储备金余额上升至3.4万亿美元的高位,美国四大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近三个季度持续反弹,欧元区银行整体的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16.3%,优于美国,且没有出现美国存款向货币基金搬家的趋势。其三,3月31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向人民和议会发表讲话,提议停止在乌克兰的敌对行动并休战停火,这有利于改善市场对陷入僵持阶段的俄乌战争预期。反观国内,先导的PMI数据显示3月国内经济内生修复动能增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9,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产需两端指标均延续回暖;非制造业方面,3月份商务活动指数为58.2,大超预期的55,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5.6,较上月上升5.4,显示基建主线景气较高,整体来看不断在释放中国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这有助于明确市场对经济稳步改善预期的基准。最后,预计二季度低基数效应、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发展等有利因素推动下,经济数据还将进一步恢复。全球流动性预期修复叠加国内基本面改善提升A股配置价值。

同时,我们也相信宏观数据和一季报两个层面得到验证,预计一季度房地产领域销售、投资修复较快,服务业恢复动能持续较强,财力前置促进基建保持较高增速,预计3月份同比数据大都相对1~2月更好,有望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组合: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5%,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8%。另一方面,在评估一季度经济状况后,预计针对性政策将继续加码。我们认为经济内生修复虽然稳定,但当前依然处于恢复初期,经济短板依然明显,政策将继续稳字当头,巩固拓展目前向好的态势,预计未来的稳增长政策不会是简单地用一两项工具来做总包式刺激,而是针对薄弱点精准发力。近期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在民营经济领域扩大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新举措,呵护民营经济信心,近期互联网龙头的组织架构调整也带来积极的政策信号。A股料将在4月打开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

综上,4月份我们关注的市场要点有以下几个方向。首先是4月中旬一季度业绩预告落地,业绩最糟糕阶段结束,市场要开始布局景气改善最强的方向;其次是4月中旬经济数据出炉后,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会如何定调经济;再者就是美国经济数据是否进一步削弱,导致美国5月议息会议成为最后一次加息。美元指数是否会因为加息结束和全球去美元化预期而加速走弱。那么4月主要考虑布局景气改善斜率最大的方向,出行链、TMT,新能源和可选消费。第一,AI+是未来几年最确定性的产业趋势,前期市场围绕着AI落地应用进行布局,参照2013~2015年的投资思路,市场下一个阶段将会围绕硬件创新和半导体周期复苏进行布局预计消费电子,芯片,机器人也将会逐渐崛起。第二,出行链一季度表现落后,估值会落后,当前迎来交易五一长假出行加速复苏的时间窗口,重点考虑,第三,超跌的新能源拥有现在市场上最好的增速以及上升空间,新能源是大话题不会轻而易举就言结束,第四,目前一手房二手房均边际改善,加上保交楼仍在推进,可选消费复苏弹性较大关注家电,消费建材。

风险因素:疫情影响超预期;中美科技、贸易和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