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的恐怖袭击才是最让国人担心的,很多国内朋友有非常好的项目,也因为对法国安全的担忧而“防范性”地取消了。

法国确实是个景色美丽、文化丰富、人杰地灵的国家,但法国不安全,我们是不会考虑到法国旅游的,更不会在法国投资和开展任何经营活动。

发生在2015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是让人终生难忘的一个惊悚经历。这是自二战以来法国受到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有关这个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及后来法国警方的反恐军事行动,国内的新闻机构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予以实时报道,有关情况读者均已知晓:恐怖袭击共造成来自26个国家的127人当场遇难,3人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80~99人重伤,368人受伤,巴塔克兰剧院的几乎全部观众被恐怖分子挟持为人质,其中89人被杀死。

此前,在这一年的元月7日,巴黎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总部因讽刺伊斯兰教教宗穆罕默德而遭遇恐怖袭击,包括主编在内的12人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自“9·11”恐怖袭击后,法国的反恐形势非常紧张,与法国政府各部门交流时,深深感到法国当局对安全形势的忧虑。

后来,世界反恐形势有所好转,特别是2011年5月本·拉登被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击毙后,法国的安全警戒级别也开始降低,人们终于感到正常生活又回来了。

2015年元月针对巴黎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的恐怖袭击重新激发了法国人的恐惧,特别是几乎可以用“大屠杀”来形容的巴塔克兰剧院恐怖袭击。短短10个月内就有两次大型恐怖活动,其手段之残忍,场面之血腥,着实让人对法国的安全状况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巴黎怎么了?巴黎还安全吗?

要知道,2015—2016年,欧洲在两年的时间里发生恐怖袭击达20多次,法国首当其冲。因此,大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完全正常。

后来,在法国警方的严厉打压下,总算熬过腥风血雨的两年,巴黎的治安形势在2017—2018年明显好转,去大商场、博物馆等公共场合不再搜身,巴黎又回到了原来那个祥和、热闹、夜夜笙歌的模样。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10月,法国黄背心运动来了。这帮人从一开始的一般性示威游行发展到今天的“每周一歌”——每个周六都要举行抗议游行,2019年3月在香街的游行中甚至出现打砸抢的暴力行为,一时间国内报纸和微信群里出现了“巴黎遭遇打砸抢”“巴黎在燃烧”“巴黎再次沦陷”等新闻报道。

那个恐怖袭击的魔影似乎又一次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巴黎成了一座新的炼狱!

然而,现实生活并没有如此悲观。在巴黎,“马照跑,舞照跳”,我的生活没有受到丝毫影响,黄背心的“打砸抢”活动并没有国内媒体报道或渲染的那么严重,其原因说起来也非常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黄背心的游行区域是有局限性的,他们人数并不多,每次数千人,现在只剩下几百人,与法国6700万人口相比,这个人数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大游行”。

其次,打砸抢的黄背心毕竟是少数。法国人说,真正的黄背心是不会这么干的,他们是法国极普通的劳动大众,游行的目的是反对政府提高油价,没有仇恨政府和社会的意思,这么干的是混在里面的“坏人”,极有可能是外国的职业打砸抢分子(持阴谋论的法国朋友告诉我,是马克龙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引起某些产油国的反感,它们想以此打压法国政府,不让法国在取消世界石油产业的路上走得太远)。但不知什么原因,巴黎的安全问题又一次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抑或成为今天巴黎众多形容词中的一个,更有甚者,成为国内一些小报津津乐道的话题。

说老实话,最近几年,不知怎么搞的,接二连三的恐怖活动,加上一些别的事情,法国确实给人一种国运比较“背”的感觉,至少是好事不多吧,倒霉事倒是不少,最典型的是发生在2019年4月15日傍晚的巴黎圣母院大火。

这是一件既令人痛心疾首又匪夷所思的事,好端端的巴黎圣母院怎么会差一点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为灰烬?由于那天我有急事,没能赶到现场(说实话,我同时也觉得,面对这样一个盖世无双的人类杰出艺术品,我没有勇气直面它的毁灭,这会让我终生痛不欲生的),只是在电视上目睹了火焰是如何烧掉教堂尖顶,然后再一点点吞噬教堂整个木质屋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让全世界都屏住呼吸的灾难中,国内主流媒体、自媒体、微信群里表达的是对这一惨烈事件的悲伤,对法兰西乃至人类共同文化瑰宝毁灭的深切同情。

看到有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不仅把巴黎圣母院的历史及其在世界上的崇高文化地位进行了详细说明,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法国人民浓浓的情意和绵绵恻隐之情。然而,也有文章对法国教堂的防火管理提出批评,或者对法国人的管理方式提出质疑,而这样的质疑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毕竟如同法国人天天讲的,巴黎圣母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法国只是代表世界各国人民看护这件稀世珍宝!

于是乎,人们并不太关心路易威登的老板、古驰的老板到底捐了多少善款用于巴黎圣母院的重建,而是想知道这火苖究竟是从哪儿来的,法国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也让人对办事精细认真的法国人产生了疑问。我们所熟悉的法国人怎么了?细腻和程序化往往到苛刻程度的法国人怎么会沦落到如此田地?

说到法国人的细腻,大概没有一个中国人不被法国大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爱马仕工匠超出常人的耐心所折服。一直以来,在国人的眼中,法国就是品质和精益求精的代名词。

就拿法国人举办的各种活动来说吧,从一年一度的环法自行车比赛,到名目繁多的体育赛事,再到各种外交活动,如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各种国际外交会议,其组织工作不但精细,还富有一种法国人特有的浪漫。

然而,一场大火把国人对法国的这种印象烧没了!

接下来让人啼笑皆非的是2019年7月14日一年一度的法国国庆阅兵式,法国空军“法兰西巡逻队”喷出来的三色国旗颜色的顺序居然是颠倒的,法国摩托车手在总统观礼台前表演时还会“人仰马翻”,我在国内的朋友在微信中急得直问我:法国人怎么啦?

更有甚者,2019年9月7日,欧洲杯足球赛在巴黎王子体育馆拉开帷幕,法国队迎战巴尔干小国阿尔巴尼亚队。在赛前演奏国歌时,法方组织者居然将阿尔巴尼亚国歌演奏成安道尔国歌,让阿尔巴尼亚国足队员们面面相觑。

更滑稽的是,一旁的法国播音员见状马上出来向阿尔巴尼亚足球队道歉,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播音员居然说成是向亚美尼亚队道歉,委实让阿尔巴尼亚队气不打一处来。最后,还是总统马克龙通过推特向阿尔巴尼亚总统表达了歉意。

难道法兰西真的不再细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