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毛岸英在家中遇到了准备出征的彭德怀时,毫不犹豫地提出了要入朝参战的要求,并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看到这里,许多人会有疑问:“既然伟人的儿子都去前线了,那为什么十大元帅的儿子们都没有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首先是朱德元帅,他有一个儿子叫朱琦。

朱琦出生于1916年9月,1937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周总理知道情况后,亲自出马将朱琦送到延安。1938年朱琦被送到中央党校学习,之后在抗日前线中腿部中弹致残。

朱琦受伤后,在1943年被从前方调回延安,在抗大7分校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铁路局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朱琦已经离开部队,再加上他腿部残疾,因此是不能到朝鲜战场上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的彭老总,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一生中有过二位妻子,但很遗憾都没有子女。

十大元帅排名第三的林彪,他有一个儿子林立果。林立果是1945年出生的,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也才不过是个5岁的孩子,也是没有资格向前线的。

十大元帅排名第四的刘伯承,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刘太行、次子刘蒙、三子刘太迟。

刘太行出生于1939年3月,因在太行山出生,被父亲起名太行来纪念,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空军某部研究所副所长、装甲兵部队作战部副部长等职,少将军衔。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刘太行才1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蒙出生于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到军事院校深造,当过部队指挥员,曾任军事外交官、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驻芬兰和爱沙尼亚三军武官、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等职,少将军衔。

刘太迟出生于1954年,曾任空军司令部装备部副部长,少将军衔。

十大元帅排名第五的贺龙,他有一个儿子叫贺鹏飞,还是我军中的高级将领,海军中将军衔,曾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鹏飞出生于1946年,比林立果还要小上一岁,在朝鲜战争爆发时也才不过是4岁,当然也就没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了。

十大元帅排名第六的陈毅,他有三个儿子:陈昊苏、陈丹淮、陈小鲁。

陈昊苏出生于1942年5月,曾先后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等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才8岁。

陈丹淮出生于1943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先后在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空军机关、国防科工委工作,1992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陈丹淮才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小鲁出生于1946年7月,1968年4月被周恩来送到部队监护锻炼,1976年调入总参二部,后任驻英武官助理、副武官,1992年转业到地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才4岁。

十大元帅排名第七的罗荣桓,他有一个儿子罗东进。

罗东进出生于1939年2月,因当时八路军115师东进山东前夕,就给他取名为“东进”。他21岁参军,曾任第二炮兵部队技术装备部政治部主任、二炮部队后勤部政委、二炮部队副政委,中将军衔。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他才11岁。

十大元帅排名第八的徐向前,他有一个儿子徐小岩。

徐小岩出生于1947年2月,1968年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战士,1972年被保送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加拿大深造。中国第一代汉字计算机,是他回国后与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的同事们一起研制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小岩曾任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中将军衔。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徐小岩才3岁。

十大元帅排名第九的聂荣臻,他没有儿子,但有一个了不起的女儿聂力。她是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中将,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曾任国防部科委科技部副局长、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

十大元帅排名第十的叶剑英,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叶选平、次子叶选宁、三子叶选廉

叶选平出生于1924年11月,曾任广州市市长、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等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叶选平正在沈阳第一机床厂车间任副主任,因此没有参加志愿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选宁出生于1938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系毕业,曾任国务院侨务事务办公室副组长、副司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等职,少将军衔。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叶选宁才12岁。

叶选廉出生于1952年,他选择了一条与父亲不同的事业道路——从商,曾任凯利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深圳国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结语:

在十大元帅们的儿子中,从年龄上来看只有朱琦和叶选平两人符合条件,但朱琦在抗日战争中受伤致残以及叶选平并没有选择参军,所以两人就没有参加志愿军。

从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儿子们的年龄来看,这些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元帅们,他们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晚育,因为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到了革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