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元宇宙招聘平台,通过元宇宙招聘场景,一端联合了杨浦各大科技园区100多家企业,另一端对接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7所高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助力。在人才服务中,形成就业者幸福高地。依托高校、企业、园区的资源优势,园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营、共享”的创新模式。

近日,在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杨浦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正式获评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旅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参加授牌仪式,文旅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为大创智授牌。这意味着大创智成功通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验收,也是本次上海唯一获此殊荣的园区。

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有超过4500家企业在这里成长,超过17万名知识工作者在这里创业、工作、生活,是杨浦实践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理念的核心区域。

“高校+园区”:长三角“产学创融合标杆”

复旦校友创建的万物新生,已经成长为中国数字化循环经济引领者;以同济校友为核心的一造科技专注“建筑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建造”,代表项目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等;同济大学数据科研团队和腾讯公司机器学习算法团队联合创立的脉策科技成为业内“城市数据团”。

园区坚持“三区联动”发展战略,在留住人才上下足功夫。在人才培育中,注重高校与企业接轨。打造的杨浦“Meta

“文化+科技”:全产业“双赋能生态模式”

园区依托“文化+科技”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通过两者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同时以龙头企业、产业联盟与开放应用场景为抓手,重点培育了泛娱乐、大设计、新消费三大文化科技产业集群。

大创智的重点企业B站、字节跳动、叠纸网络、葡萄子传媒等均是兼具“文化”和“科技”基因的泛娱乐企业。得益于同济大学的专业与人才优势,园区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设计公司,其中包括全球知名设计公司AEC0M(大中华区总部)、在设计行业具有全局视野的天强咨询、德国设计翘楚SBA等。在“新消费”领域,园区相继引入澳麦星球、隅田川咖啡、冲击波等新消费品牌入驻,同时积极发动园区企业为“新消费”产业发展赋能。

“虚拟+现实”:数字化“元宇宙青年社区”

大创智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实现“线上线下”产品联动,大力推动文化地标形成“虚拟现实”空间叠加,主动探索文化园区建设“数字孪生”指标体系,从而全面打造上海的“元宇宙青年社区”。2019年至2021年,大创智连续获评中国数字经济与软件服务业最佳服务平台、中国数字和软件服务最佳数字化转型实践奖,并入选上海市数字转型示范区。

据了解,园区企业如B站、得物、无忧传媒、天络行、叠纸网络等推出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数以亿计的受众,也形成了诸如“中国奇谭”“刘耕宏”“蛋黄猫”等让人耳熟能详的IP。园区正在打造的“元宇宙”的文化地标“数字公园”将汇聚世界领先的数字化应用,融合建造、康体、商业、教育、科技、生活、出行等具体场景,为区域及周边的企业员工、社区居民、高校师生提供可触碰未来的沉浸式数字公共空间。

“政府+专班”:成合力“高标准助推创建”

杨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影视网络视听、电竞、直播、区块链、科技金融等文化科技产业政策,积极发挥政策在园区发展和企业引进的助推作用。

杨浦把城市肌理更新融入园区创建中,先后建成了大创智公共服务平台、新江湾钻石环廊、大创智文化绿轴,并融入数字化场景的应用,打造集文化、科技、体验、展示、交互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