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宛如行云流水,但每个人都有一些特殊日期在记忆中难以消失。1992年6月20日是党组织转折了我人生道路,把我从一名大学讲师、青年干部选派到射阳锻炼。历经合德镇的两年下派、化建局的短暂工作,旋即踏上了新坍这片沃土。

新坍地名历史久远,其意为新发现的高地。1958年9月设人民公社,1983年7月设乡,2000年3月设镇。拥有98.75平方公里面积、5.4万人口。她位于盐城中部,射阳西部。“江南河畔好风光,新潮九队美名扬,美妙大塘传神奇,卜页茶干响四方,……”①道路、沟河交错,大树、杆线遍布,一幢幢新颖建筑镶嵌在自然村落,一座座标准厂房屹立在工业小区,昔日的荒凉和贫脊荡然无存,正在崛起的工商贸集镇俏然呈现。

是的,新坍是一片激情震荡、创造文明的地方,是一方播种希望、收获喜悦的沃土。要不然,教育先贤卢雅雨怎么会不远千里来这里兴办教育,得到康有为肯定并欣然题词;胸怀宏愿,救国为民的江北讨袁总司令刘天恨从这里走出,威震华夏;民族英雄马玉仁奋勇抗日,血洒新坍;一代楷模巴一恺带领群众在盐碱滩上创造亩产旱谷一吨粮奇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使新坍响誉全国。更有无以数计仁人志士,栋梁骨干、能工巧匠、秋来夏往,耕耘不断,把自己的热情、心智投注于这片沃土,从而弦歌相继,绵延不断,演绎出一曲曲激越凯歌,书写出一页页壮丽篇章。

在新坍度过的八个春秋,在无垠的岁月长河中难算一滴水珠,可它在我人生中正值宝贵的黄金时段,在新坍历程中更是空前的发展时期。八年中,我亲历了新坍的创业壮举,感知了干群的良好风范。夜深人静,闲遐之余,动人画卷时常浮现眼前,纵然时光流逝,始终挥之不去。

伴随着《走进新时代》的奔放旋律,新坍干群凝心聚力,谋求跨越。致力发展经济,一棵(意杨)树、一粒(蚕)茧、一只(长毛)兔、一朵棉(花)“四个一”特色经济模式凸现;企业改制明晰了资产的权利和责任,原有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整合招商买点,新辰制丝、顺泰木业、亿阳亚麻、同创棉业、东丽纺织等规模企业推进了区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建筑大军走南闯北,铸就座座丰碑;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逐步聚集。共建美好家园,多方筹集投入近9000万元铺设沥青路、砂石路、水泥路达103.5公里,新建日供5000吨地面净化水厂,开通程控电话8600门,购置机动车6000余辆,建成全市一流的乡镇中心小学、幼儿园、敬老院。融合现代文明,造就了一支学习型、思考型、实干型党员干部队伍,带出一了批思想好、技能精、能力强的产业农民。

全镇盛事不断,亮点纷呈,《人民日报》《农村工作通讯》《江苏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各类传媒竟相报道。新坍人聪慧、诚信、敢为、务实,谋划了一件件杰作,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父老乡亲对党充满深情,1995年3月~7月,我们自筹200万元,争取上级支持53万元,实施电气化、标准化、扶贫通电工程,使全镇一直未通电的1290户群众通电。新安村十三组70多岁的夏秀英家贴上了“电灯似太阳光明,党恩比东风浩荡”的对联,溢美之情令参加市政府在我镇召开现场会的各级领导感慨良深。

新坍人民对生活充满挚爱,2000年3月11日新坍撤乡设镇庆典暨经贸洽谈会召开,三百多位嘉宾莅临,千人踩街,万人汇聚,灯笼高挂,鼓乐齐鸣,鞭炮震天,群情振奋,场面壮观,令天公下起了喜雨。新坍这片沃土,迸发了我思想的光芒,寄托了我生活的希望。在这片沃土上,我吮吸了生命的乳汁,将永远溶化在我的血脉里;在这方民众间,我充值了思想的琼浆,将永远渗透在我心绪中。为了储存真情,登录感悟,收藏财富,记载人生,超越自我,特将我在新坍工作期间撰写的文章和相关稿件汇编成册。

“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借用李宗盛创作的《真心英雄》歌词里的几句,就算我和新坍人民再作一次心与心交流吧!(作者:高定,江苏盐城市文联主席)

注:①摘自国家一级演员、淮剧艺术家裔小平演唱、本人作词的《江南河畔好风光》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