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赏花游也热起来。近日,平谷区发布了4条精品路线、多个赏花片区和文商旅活动,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推介活动也在日前上线,全市春季7大花系以及21条赏花休闲农业线路正式揭晓。

以赏花旅游为标志的春季旅游火热开启,也让人们窥见疫情后北京旅游市场的火热。从玉渊潭樱花的火爆到香山附近车流的拥堵,从亮马河夜航重启到大运河文化旅游区游人如织,人们看到了赏花经济的陡然升温。以清明节假期为例,据北京市商务局监测,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682.9万人次,同比增长22.3%;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样本企业实现销售额13.4亿元,同比增长6.1%,较2019年增长63.7%。

随着春花的渐次开放,旅游的热度升温,消费的热度也随之升温。银联商务数据显示,清明假日文化娱乐、旅游售票类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4.7%、27.2%,外来游客在京消费金额、消费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9.2%和25.5%。春花开,游人来,京城呈现花好人如织的景象,也成为疫情后第一个春季旅游旺盛的“燃点”。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带动消费增长提速,经济引擎显现出强劲的“加速度”。

“花经济”升温,反映的是文旅市场迅速回暖,折射的是消费拉动的强势回归。传说中的“报复式消费”并没有席卷而来,虽然人们在消费上更加理性,但消费迅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形成,北京乃至全国的“花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的“强势”序曲,已然响亮登场。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2亿元,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9.1%。

文旅复苏的“春天”到来,各地积极谋划“花经济”。北京发布10条“漫步北京—2023春花烂漫主题游线路”;陕西重点推介21条春季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还开行“油菜花”定制服务旅游专列;黄山、神农架、武夷山等景区公布了免票优惠政策……“花经济”热起来,“消费热”必将持续升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