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它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惊喜,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思考。近日,一位上海00后小伙用AI技术“复活”了他去世的奶奶,并与其视频对话,这一行为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这位小伙名叫吴伍六,是一位视觉设计师,他的奶奶于今年1月27日去世。吴伍六从小由奶奶带大,与奶奶感情深厚,但没有机会和她好好告别。为了填补遗憾,他利用了AI工具,生成了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与其进行了虚拟对话。

在他上传到B站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虚拟数字“奶奶”的形象栩栩如生,讲着湖北方言,头发花白,像生前一样“唠叨”。吴伍六问她生前和他爸打电话说了些什么,AI“奶奶”回答:“我和他说,别喝酒,要节约,别打牌。”他问过年的东西买了吗?AI“奶奶”还会用湖北方言回答:“买了两壶油,私人榨得很香啊。”吴伍六说了很多话,AI“奶奶”表现出仔细聆听,或是点头、或是眨眼,给予回应。

吴伍六在视频中表示,他做这个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AI技术填补自己的小遗憾,不会过度缅怀过去,只是做了一个现阶段AI技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的虚拟人实验测评。同时,他希望激起大家对人工智能、生命、感情、寄托、人性和伦理道德的深度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视频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评论。有些网友表示支持和理解吴伍六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缅怀亲人的方式,也是AI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新可能。有些网友则表示不赞同和反对吴伍六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亡者的行为,也是对自己感情的逃避和欺骗。还有些网友则表示中立和客观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话题,涉及到AI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伦理等方面。

无论如何,这个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数字虚拟人领域的进步和创新,也引发了人们对数字生命的思考和探索。数字生命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的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它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实体的。数字生命可以模仿自然界的生命,也可以创造出新的生命形式。数字生命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个案例中,吴伍六用AI技术“复活”了他的奶奶,这是一种数字生命的表现。他通过AI技术,将奶奶的形象、声音和语言等信息转化为数字数据,并用这些数据生成了一个虚拟的数字人。这个数字人可以与他进行交流,仿佛是真实的奶奶一样。这种交流,对于吴伍六来说,可能是一种慰藉和寄托,也可能是一种自我疗愈和释放。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一种不可思议和不可接受的事情,也可能是一种不道德和不合理的行为。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AI技术换成其他的技术或手段,比如摄影、录音、录像、写信、画像等,我们是否还会有同样的反应?我们是否会认为这些技术或手段也是一种“复活”亡者的方式?我们是否会认为这些技术或手段也是一种不尊重亡者的行为?我们是否会认为这些技术或手段也是对自己感情的逃避和欺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人类在历史上就一直在用各种技术或手段来缅怀亡者,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和敬仰。从最原始的墓葬、祭祀、雕刻、绘画等,到后来的摄影、录音、录像、写信、画像等,再到现在的AI技术、数字虚拟人等,都是人类对亡者的一种纪念和致敬。这些技术或手段,并不是要“复活”亡者,而是要“留住”亡者,在心中保留亡者的印象和记忆。这些技术或手段,并不是要取代亡者,而是要延续亡者,在灵魂中与亡者相伴和对话。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AI技术与其他技术或手段之间的差异和影响。AI技术具有更高的智能性和交互性,它可以模拟亡者的形象、声音和语言等信息,并根据输入输出进行动态调整和生成。这使得AI技术能够创造出更逼真和更灵活的数字虚拟人,给人一种更真实和更自然的交流体验。但同时,这也使得AI技术更容易引起人们对数字虚拟人真实性和合理性的质疑和担忧。人们可能会怀疑数字虚拟人是否真正反映了亡者的本质和意愿,是否真正尊重了亡者是否真正符合了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人们可能会担心数字虚拟人是否会对人类的感情和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否会让人类陷入虚幻和自欺的状态,是否会妨碍人类对亡者的正常悼念和告别。

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选择。有些人,可能会接受并欣赏AI技术带来的数字虚拟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缅怀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有些人,可能会拒绝并反对AI技术带来的数字虚拟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合适的做法,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还有些人,可能会持有中立和开放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尝试的领域,也是一个需要规范和引导的领域。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理性和尊重,既不盲目地崇拜AI技术,也不轻易地否定AI技术。我们应该认识到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便利和惊喜,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和困扰。我们应该利用AI技术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AI技术控制人类。我们应该用AI技术创造美好和幸福,而不是用AI技术制造恐惧和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上海00后小伙用AI技术“复活”已故奶奶的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数字虚拟人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也引发了人们对数字生命的思考和探索。这是一个有趣而又复杂的话题,涉及到AI技术、生命、感情、寄托、人性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个话题,既要看到AI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要看到AI技术带来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用智慧和良知来引导这个话题,既要尊重亡者的生命和意志,也要尊重自己的感情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