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衡新夏

从认字开始,每个人都在接触书籍报刊,可以说,书籍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装备。我在长达4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有幸与时代青年深深结缘,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从时代青年的读者,一路成长为记者、编者。像所有时代青年的编辑记者们一样,一沓稿子一支笔,一路风雨一路歌,成了我特有的生活剪影,这种印记就像标签一样,深深的留在了我岁月的印痕中。

上世纪80年代的《河南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80年代的《河南青年》

读者:初相见,好书常恨相遇迟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乡下学校和农村,课外书籍还比较少见,我们能读到的多是《说岳全传》、《薛仁贵征东》、《七侠五义》、《小八义》、《水浒传》等一些传统小说。有时看到一些杂志,也是过期好久的。受家庭环境熏陶,我自小对书籍产生了浓厚兴趣,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对我来说就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在1982年的初夏,我正在读初中,偶然从学校老师那里看到一本《河南青年》(1985年更名时代青年),翻开一看,栏目设置很有针对性,内容广泛,语言明快,办得活泼生动,可读性强,非常符合学生阅读。一时间就爱不释手,很快读完后,觉得真是一个与学生们朝夕相伴的好朋友。我产生了全年订阅的想法,那时一本杂志几毛钱,全年得几块多钱,对我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订阅杂志,我多次向家人软磨硬泡,最终家人同意给我订阅一年。在那个物质还不充裕的青葱岁月里,阅读时代青年成了我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为了第一时间读到杂志,学校收发室曾经是我常去的地方,甚至有时估摸着哪天杂志该到了,我还会站在路口,翘首期盼邮递员的到来。正是通过这本杂志,我从中学习,从中受益,从那时起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我开阔了个人视野,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

获得“河南共青团好新闻”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得“河南共青团好新闻”二等奖

做记者:深相知,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坚持阅读时代青年杂志的同时,我的作文成绩得到了持续提高,作为经常作为范文在班上阅读。在此基础上,我试着给时代青年杂志写稿投稿。很幸运的是,学生时代,我就有几篇稿子在时代青年杂志上发表。当我拿着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反复阅读时,激动的心情、创作的热情,澎湃在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要知道这对一个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从此,写稿投稿,就成了我最大的爱好。
1989年,我到洛阳一家报社从事记者工作。由于文字功底好,加上年轻勤快,我的工作干的有声有色。2009年,经过老师引荐,我有幸成了时代青年的记者。由地方报社记者成长为省级刊物的记者,这对我的工作生涯来说,绝对是一次飞跃和提升。
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虚心向杂志社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们学习,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敏感、活力及其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横溢着的才华。从此,我把全部身心扑在这份记者工作上,我经常咸菜面条五更天,努力学习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写作技巧,加班熬夜一遍遍修改稿子,力求精益求精。当一篇又一篇文章作品与读者见面时候,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刻。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舞台,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
实话实说,当记者绝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想象记者是无冕之王,是逍遥自在者,那是由于圈外人对记者职业的远距离和不了解。而在我们自己队伍里,记者是一个很沉重的职业。做记者的人,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要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否则,一辈子休想写出震憾人心的作品。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感到最满意的是自己时刻没有忘记人民、忘记自己的衣食父母。我时常对人说:“我是记者,也是农民的儿子,凡事总要多想想人民。”这让我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沉静,一份历久而弥新的人文情怀。

参观新疆青年杂志社,总编辑居来提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观新疆青年杂志社,总编辑居来提合影留念

编者:长相守,寻章摘句老雕虫
2011年,很幸运地被社长安排担任《河南共青团》杂志主编。在激动和欣喜之余,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社领导满满的信任、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做好工作,我重点三个方面抓好工作。一是杂志定位。定位是期刊找准自己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角色定义,一本期刊不论属于哪种类型的期刊,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我把河南共青团杂志定位为全省共青团工作的交流平台,为上级与下级之间、地市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搭建互动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共青团的工作。二是杂志策划。杂志策划是定位的各个方面一次次巧妙精彩实现的具体设计,它涉及期刊工作的方方面面,选题、采编、社会活动、包装等等。策划来自于大胆的实践,策划来自于读者的需求,策划产生于读者群体出现的过程中。多年的记者编辑工作让我认识到,策划要突出期刊特色,使其更加鲜明;策划要突出期刊功能,使其产生出前所未有的作用;策划要突出读者的需求,使读者产生出浓烈的参与欲望。实现了高水平的策划,期刊才会在一个完全不同的高水平上运作,反之,只能是重复自己,重复过去。三是树立精品意识。精品就是作为主编,时时把出精品期刊、创一流业绩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把自己负责的期刊办成一流的精品期刊,把最有营养的文化大餐奉献给读者。
就这样一路走来,我深深地感悟到,读者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作者是台前的英雄,编辑是幕后的英雄。而编者,就好比“挑山工”,一头挑起的是读者、一头是作者,支撑起的是杂志这个亮丽的窗口。
写到此处,猛然想起苏轼《定风波》词中一句话“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想起来,结缘时代青年的三十多年来,从读者到记者,再到编者,一路走来,多少酸甜苦辣,几多荣辱得失,但这些又何足挂齿?纵使多少往事都随风飘散,这份与时代青年的醇厚情怀,必将长久的留驻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衡新夏,曾先后在洛阳、郑州、北京、海南等媒体出版单位工作30余年。现供职于洛阳凯瑞企业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