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若憍陈如,阿若是名,憍陈如是姓。阿若译成中文是无知,这个“无知”可不是无所知,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而是“知无”,这是倒装句,是知无的意思。这个无,是作灭作空来解。有的经论把阿若译为了本际,或者是知本际。本际是什么意思?就是诸法性空的意思。如果从依真俗二谛来说,知本际就是知真,通达真谛;如果依苦集灭道四谛来说,知本际就是知灭的意思。这里的憍陈如就是知灭。憍陈如译为火器,火有两个含义:一是照,照明照亮;二是烧,燃烧的烧。照则暗不生,烧则物不生,所以㤭陈如是不生的意思。

很久以前,佛还在因地做菩萨时,当时正值饥荒之年,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佛就化作一条大鱼,闭不喘气,装死来供养众生。有五个木匠,最先拿刀来砍鱼的头,佛心里发愿将来成佛的时候先来度化他们,这是佛成道后先度五比丘的因缘,憍陈如就是五比丘之一。释迦如来作太子的时候有五位侍者,憍陈如是其中之一,太子出家后,他们奉净饭王的命令,和其他四位侍从陪伴太子在树林中修道。这五个人当中,有的赞成修乐行,有的赞成修苦行。当悉达多太子修苦行的时候,赞成修乐行的就离开了。太子每天只吃一麻一麦,瘦得皮包骨头,但是也一无所获。于是就放弃了极端的苦行,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看到太子接受乳糜,放弃了苦行,这些赞成修苦行的侍者也都走了。太子吃完乳糜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静坐,夜睹明星,觉悟成佛。成佛后,他到鹿野苑去度化憍陈如、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闍、跋陀罗闍这五位侍从。

这五位侍从认为世尊是退转净行的沙门,约定等世尊到了的时候他们都不起立、都不问讯。但是等世尊到了以后,这五个人都不由得自己,都起立敬礼,有的为世尊敷座,有的帮世尊拿衣钵。世尊就问:“你们已经约定在见我的时候不起立,现在又为什么供我来使役呢?”这五人深感惭愧,就问世尊:“瞿昙,修道有进步吧?”瞿昙就是世尊的姓,这个话说的有些不太礼貌,没有恭敬了。称呼世尊的姓,直呼其姓而且问世尊修道有进步吧?世尊说:“你们怎么能够对无上之尊称姓呢?虽然我心如空,无所分别,但你们这等骄慢将会招感不善之报,你们不能以你们小智的思量我成道与没成道,我已舍弃苦乐,行于中道,远离生老病死等苦,得成正觉。”世尊是慈悲他们,怕他们对无上的圣人没有恭敬心,将会堕落恶道,所以就对他们五个人说“我已行于中道,得成正觉”,这五个人听了欢喜踊跃。世尊就为他们说了苦集灭道四谛,说四谛修行的法门,憍陈如最先证得初果须陀洹果。因为憍陈如闻法得道在一切人天罗汉之前,所以称他是佛最长子。《增一阿含经》中说:“我佛法中,宽仁博识,初受法味者,憍陈如为第一。”就是说,憍陈如在佛弟子中最先证得须陀洹果的。

摘自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