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央行公开宣称:向人民币结算过渡,存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不仅丢掉了优质的欧洲能源市场,还失去了许多生产生活必需的商品、设备和零配件,甚至在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经济联系中,无法使用SWIFT进行收付。而我们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加大了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大幅增加了对俄罗斯的能源采购,同意与俄罗斯使用本币结算,解决其缺乏足够国际货币的困难。

因此,我们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一定会喜欢人民币,依赖人民币,帮助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当俄罗斯通过本币进出口的巨大顺差积累了较多的人民币之后,俄罗斯露出了其本性。4月11日,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罗斯央行公开警告俄罗斯的出口商:根据与中国签订的旧合同向人民币结算过渡,存在风险。

俄罗斯央行研究和预测部在4月10日发布的“俄罗斯金融部门和金融工具审查”报告中,公开表示: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改变俄罗斯出口公司的结算结构并调整外部交易对手的组成,并不能消除货币风险,如果能够保留“不友好”货币的旧合同,央行鼓励出口商可以加强它们。

二、俄罗斯央行表示有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不能自由兑换、缺乏对冲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央行还在该报告中说:支付货币通常与合同货币不同:人民币在支付中所占份额的增长表明出口商将合同结算转换为中国货币,这将增大结算风险。

报告称:合同通常以美元和欧元计价,而结算则转换为友好国家的货币,这共同增加了我们的货币风险。

俄罗斯央行在报告中阐述了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

第一、出口商和进口商对人民币和其他友好货币存在货币风险,因为它们通常是不可兑换或有限可兑换的。

第二、友好国家货币的特点是波动性较高,而与传统的“不友好国家货币”市场相比,人民币等“友好国家货币”的衍生品市场往往不太发达,这使得难以对冲友好国家货币的风险。

第三、基于第一和第二点,以及俄罗斯与一些友好国家之间的双边外贸营业额的不平衡,使向本国货币结算的过渡复杂化:国内市场对相应货币的需求可能无法覆盖其供应,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