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鲁壹点”频繁对河南商丘指手画脚,居心何在?

最近,商丘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规范管理工作引发舆论关注,其中山东“齐鲁壹点”可谓“功不可没”,在政策刚施行,这款新闻app就发出《河南商丘禁行电动三四轮车,有市民吐槽禁行导致堵车情况加重》的报道。4月11日,“齐鲁壹点”又发出《商丘调整电动三轮车禁行措施,律师:市民出行需求仍未解决》的后续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丘是河南的一个地级市,推行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对电动三轮、四轮车进行规范管理,也是一项常见工作。在全国的各个城市中,早已开展了这项工作。大多数城市的街道上,早已难觅电动三轮、四轮车的踪影。

据商丘交警部门统计,2018至2022年上半年,商丘市区涉及电动(燃油)三轮车、电动四轮车交通事故2081起,占交通事故总量60%以上,共造成102人死亡,2065人受伤。由于广大群众强烈反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对电动(燃油)三轮车、电动四轮车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有呼声,人大政协有建议,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召开听证会,制定了分三个阶段进行规范管理的措施办法,自2022年8月1日规范措施推行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全市电动三轮车事故较同期下降43%。

以上数字表明,商丘的交通秩序规范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治理工作也是有成效的。

102人死亡,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数字,背后就是102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诚然,这项工作给部分人群带来了暂时的出行不便,但和这些生命比起来,孰轻孰重?相信人人心中有杆秤。况且,商丘市在限行政策执行期间,采取加密站点、加频班次、增加车辆、增开专线等多项措施,保障市民通行。每一个商丘市民都可以看到,跟治理前相比,道路确实畅通了,交通事故减少了,市容市貌提升了。

就是这样的一项再正常不过的工作,为何能引起“齐鲁壹点”的关注?

网络资料显示,作为自诩为"最懂山东"的客户端,“齐鲁壹点”依托齐鲁晚报创刊30余年积淀下来的新闻专业主义,本应该为社会提供精确的、有态度的新闻。可是,笔者逐字逐句读了这两篇报道,发现上述两篇报道的信息源都来自网络,通篇都是“一位网友说,另一位网友说”,想必“齐鲁壹点”记者应该没有前来商丘进行实地采访调查。连学新闻的大学生都知道,实地采访是最基本新闻素养,靠网上资料堆砌的新闻稿件,只能说是在玩文字游戏,毫无公信力,更别自诩“新闻专业主义了”。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这家媒体为何没有在做深入采访调查的情况下,就发出让人无法信服的片面报道?答案只有一个:哗众取宠、博取眼球、赚取流量。

目前,北京也开始治理三四轮车,“齐鲁壹点”敢派记者前往首都,发出报道吗?

通过这一系列的“花式操作”,“齐鲁壹点”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却抹黑了我们河南商丘的形象,干扰了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河南人民绝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