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问题频发的“老年代步车”,北京将采取严厉措施,对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

“老年代步车”从一“出生”就带着安全隐患。“老年代步车”以方便老年人为名而违规生产,实则是商家违规赢利。从现实看,“老年代步车”绝大部分属于违规产品,也就是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车辆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更令人担忧的是容易引发充电起火或车辆自燃,此类事件屡屡发生,多数都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前因相应法律法规不完善,让一些生产商钻了空子,从明年起再生产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将受到依法查处,“断源”有了法律支撑。从源头切断,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也将为法规落实提供基础性保障。

“老年代步车”也带来诸多社会性问题。老年人开代步车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多数老年人属于“无证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成了“普遍现象”。“老年代步车”还是许多老年人接送孩子的“专车”,这样一来就带来了更多的隐患,给交通秩序带来了严重干扰。据统计,2022年,北京共发生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这些事故中,“老年代步车”驾驶者多数无证,多数都被判定为主要责任。一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涉嫌交通肇事罪,会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这些数据让人痛心,每一起交通事故都会造成一个或更多家庭破碎,也会由此产生出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一部小小的“老年代步车”,真就那么难管吗?的确不好管。一方面,“老年代步车”问题已经成了“积习”,正所谓积习难改,特别是这要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管起来难度增大。另一方面,“老年代步车”问题的治理需要多方共同行动,特别是需要车辆所有者的支持,需要交通参与者的大力支持,形成合力也不容易。

北京迎难而上勇气可嘉,先行先试值得赞许,这也是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探索创新,为治理“老年代步车”提供了“北京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