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光是悍将,但他最终的结局不是这么美好。

1926年,宜章县成立各级农民协会,22岁的陈光加入栗源堡农协,他身材瘦削,一脸精悍之色,目光灼人,颇得大家信服,当选为农协委员。不久,湖南爆发了“马日事变”,军警到处抓捕,各地农协受到猛烈的冲击。

陈光名气很响,很快被列上通缉名单,无奈之下离开家乡跑路,在逃跑前,他把农协的12支枪藏在破旧的娘娘庙里,这12支枪,就是他东山再起的原始资本。

两年后,朱老总和陈老总率领南昌起义残部进入了宜章,陈光听说后,跑到娘娘庙把枪取出来,武装以前的农协会员,成立赤卫队,他担任队长。别小看12支枪,那时候,大多数会员们的武器都很落后,都是冷兵器,比如大刀、梭镖等,陈光拿出12支枪,就像现在的带资进组,起点很高!

因此,他从赤卫队长起步,过了几个月后,朱毛会师时,他做上了红29团的连长。他跟着教员,朱老总千里转战,吃尽了苦受尽了累,一路碰到很多硬茬子,多次浴血厮杀冲突,出生入死,升职非常快!红29团的将士大部分跑了,只有陈光坚守,他宁愿战死在沙场,坚决不离开部队逃跑。1930年在文家市作战,子弹击中陈光右腿膝盖下,卡在骨头缝里取不出来,陈光痛得无法站立,但他丝毫不顾,咬着牙强忍痛苦坚持在前线上指挥战斗,待敌歼灭后,才进医院,进行手术。

到了长征前夕,陈光已经是红2师的师长,和刘亚楼做搭档。刘亚楼也是一员猛将,他们的红2师就是先锋,为所有队伍开路,一路上攻破了4道封锁线,取遵义、克娄山关、四渡赤水、昼夜奔袭120公里飞夺泸定桥,陈光和刘亚楼拼光了手中的军力,保障了教员为首的最高决策班子顺利转移,战功赫赫!

即将到了陕北,陈光指挥红2师,攻克了腊子口,缴获了10万多公斤的粮食,1千多公斤的盐,都上交给中央。这是雪中送炭,红军千里转战已经到了人困马乏的极限,这一大批丰厚的物资,解决了教员的燃眉之急!

西安事变后,陈光从红军大学毕业,担任红一军团的代理军团长,若无意外的话,陈光被封大将,是板上钉钉的,资历完全足够!

可是,陈光最终错过了大将军衔,并不是他打仗不悍勇,而是他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刚上井冈山,陈光是连长,他麾下的大部分都是旧军队出来的老兵油子,他们都经常鼓动陈光,劝他不要把打土豪的东西交公,还不如咱们分了算了,打仗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升官发财么!

陈光对教员的理论一知半解,领悟不够到位深刻!他听了部下的话,经常私分战利品,结果被领导发现,盛怒之下,开除了陈光的党籍,并且撤了他的职。后来,高层惜才,再加上红军刚刚创立,急需人才,陈光身上毛病不少,但他是能征惯战之将,一下撸到底,太暴殄天物了,经过仔细考虑和重新调查,陈光只是听了一些不该听的话,于是领导重新恢复了陈光的党籍。

对陈光的思想教育要加强,他被调到红四军教导队学习三个月。通过这次学习,陈光才明白了红军打仗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之前没有基础,学文化非常吃力,一直到1930年担任营长时候,才能勉强起草简单的文件命令。

文化不够,就没办法深刻理解革命理论,就不知道怎么客观分析革命的形势,更不懂为人处世,没文化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旦倒下去,引起倒塌的连锁反应,陈光在工作中,容易做出很多错误的决策和判断。

1938年3月,林育容被阎锡山部的哨兵误伤,送回延安治疗。接替林育容的人,只有343旅的旅长陈光,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经过商议,先让陈光代理师长。

一年后,军委命令陈光和罗荣桓,带领部队挺进山东,开辟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的进攻猛烈,调动8000余人、配备100门炮、100余辆坦克,准备和115师决战。

1939年5月9日,罗荣桓不在师部,陈光和师部、686团等3000余人被日军包围。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经得起考验的红军老将,是重要种子力量,不能有任何闪失,陈光的任务就是指挥部队突围。

一天激战,10日晚上,陈光决定向西南方向突围,到东平和汶上一带。走到半路的时候,陈光突然改变主意,他认为西南是平原地区,突围的话,没有任何屏障,容易被包围,还是到北面大峰山。

陈光判断失误了,从西南折返向北,耽误了突围时间,更恐怖的是,日军预判到了陈光的预判,已经在北面布下重兵,结果陈光部队还没到大峰山,碰上了日军,被包围了。在重兵围堵之下,陈光只有破釜沉舟,他跑到最前线的营里指挥战斗,反击日军坚守阵地,保护了师部和其他部队的安全,为突围争取到时间。

陈光身先士卒的精神值得赞扬,但是他是统筹全局的师长,师长跑到前线指挥,难免职权混淆不清了,很多人都质疑他到底有没有做师长的能力?

突围成功了,陈光的威信却下降了。不仅如此,罗荣桓站得高看得远,他用战略眼光审视全局,认为新四军和国军、日伪军的实力相比,处于劣势,所以游击战争是最佳抉择,一边打游击一边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这过程中,要独立自主,同时也要把社会各种阶层的力量,吸纳过来。

而陈光却反对罗荣桓的意见,他认为新四军在山东的力量很强,比国军日伪军还要强,所以不能游击,要建立大兵团,攻打城镇!这个违背了教员的思路,不仅如此,陈光对国军进行让步,要和国军搞团结,组织抗敌协会,这个又违背了教员的方针,其实陈光初心是好的,但他的眼界文化实在太有局限了!

罗荣桓比他更合适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任务的。于是教员认为陈光缺乏领导山东全局的能力,召回延安参加七大。山东的党政军工作,留给罗荣桓一肩挑。

1945年的陈光走了下坡路,因为他长期行伍出身,性格粗豪,大大咧咧。在回延安的路上,陈光和罗瑞卿成天打牌,打输了后找了一条狗,煮了一锅狗肉打牙祭。

到了延安之后,陈光又和贺龙玩在一起,经常打牌骑马,为了方便,陈光把铺盖搬到贺龙家里。

林育容非常看重陈光,经常劝诫他不要玩乐,多读书学习,而陈光不听他的。之前林育容一直把陈光当成攻城略池的猛将使用,但陈光自认为他能独镇一方,1947年1月“一下江南”战役,林育容命令6纵到松花江北集结待命,他命陈光撤回原来的驻防地点,保卫哈尔滨。

陈光驳回林育容的命令,不撤回原驻地,坚持要趁松花江冰冻的时机,带领部队徒步过江。林育容大怒,陈光居然抗命不听,想干什么?!林育容觉得陈光不能留了,直接给6纵的3个师长下命令,让他们接到命令就撤回原驻地,并且专门说了一句:“不必等待纵队的命令。”

当时陈光正在松花江南岸侦察敌情,并不知道3个师已经撤退,还是纵队司令部的通信员来通知他,他才知道部队都走了,自己成了光杆司令。

从此,陈光远离一线指挥,边缘化了,以各种副司令、副参谋长之类不痛不痒的工作,参加了解放东北南下两广的战役。

如果陈光就此老实安分的话,凭借红军和八路军的辉煌资历,还能评上中将或者上将,但他亲手葬送大好前程。

1950年1月,陈光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兼广州警备区司令,上任不久,他把老家的亲戚学生、烈士子弟招到广州,办了一个军事训练班,违反规定派一些亲戚到香港和海南岛,做国民党军的策反工作。

这种做法初心是好的,但是陈光一不请示,二不汇报,自作主张,叶剑英发现了问题,跑过来和陈光谈话,批评他的行为,让他承认错误,及时改正,没想到叶剑英说了没两句,陈光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叶剑英看陈光无法沟通,只能上报领导,等待处理。

朱老总看了:“现在他要么承认错误,决心改正,留在党内继续为党工作。要么继续错误,自绝于党和人民,二者必居其一。”

而陈光死犟不肯承认错误,也没有改正的态度,结果陈光又一次被开除党籍和撤销职务。

4年后,陈光在武汉自杀身亡

可惜了一代猛将,更可见才勇双全的将领多么可贵,朱老总,陈老总,聂荣臻元帅,罗荣桓元帅等人,就是精通战事又懂政治的人,多么出众啊,没有他们,就没有一个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