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很多家长看来,教育孩子必须要大声对孩子吼骂,或是通过打的方式,家长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家长权威。殊不知,其实教育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而且在某些时候,这种方法也更有力,甚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孩子未必要开口动手,四种情景暗示法

首先,父母们可以借用眼神暗示法,有些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示意就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即便当时孩子还在调皮,也会马上停止手上的动作。亦或者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一个眼神,孩子也会领悟到自己做错事情了。

眼神其实更能比语言传达出更加丰富、细腻的情感,态度也会更明确一些。实际上,在不少孩子看来,有时候父母的“沉默”更有力量,他们反倒不怕父母的打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父母们也可以用一些微妙的语言来暗示孩子,不用直接告诉孩子,如果做错事情会受到怎么样子的惩罚,可以用迂回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让孩子从父母的话语中体会到,如果不听话,似乎会有不少惩罚等着自己,而这种未知的恐惧反而更能够让孩子表现得更好一些。

再者,动作暗示方法也是部分父母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的,比如大人们正在谈事情的时候,这时候孩子正在吵闹,亦或者是看电视的声音过于大声,家长们看向孩子并且向孩子做出噤声的动作,孩子们也能够很快收到父母所传达的信号,做出相应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姿势不当,父母们只用一个手势,也能很快让孩子明白要端正好姿势。当然,这类动作暗示法不仅可以达到让孩子乖乖听话的效果,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比如孩子在难过的时候,父母只需要一个拥抱,或是抚摸孩子的脑袋,牵牵孩子的小手等等,这些也都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力量和关心,让孩子重振旗鼓。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父母喜欢用表情来暗示孩子,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孩子可能表现出“人来疯”,亦或者没有礼貌,这时父母只需要一个皱眉,孩子就能感受到这其中的严厉感,便会停止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收敛之后变成一个乖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表情暗示也有积极的鼓励作用,比如孩子在洗碗的时候不小心打破碗之后,父母可以用一个宽慰的微笑来安抚孩子,让孩子不要担忧、害怕,这时不应该是皱眉,否则孩子会感到更加恐慌、不安。

足以见得,其实每一种暗示方法都有可以适用的情景,父母们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使用,有时候只需要单独使用一种即可,有时候则要叠加使用,以保证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

诚然,教育未必一定得靠打或是骂,暗示方法也有不少好处。当然,也需要父母们灵活运用,否则也只是一种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