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很多地方为了鼓励生育,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想找对象,也不想结婚生孩子。对于这种情况,你知道古代是如何解决的吗?

先秦时期,有规定男女的最晚结婚年龄。《礼记》上就有记载:““男三十、女二十而无夫家者,皆过时不嫁娶者,媒氏会而合之。”男子到了30岁、女子到了20岁的,如果还不结婚,政府就会强制帮你结婚。一般是派一个官方媒人给你强制介绍对象,必须去见。必须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汉朝时,因为战国时期的战争对社会破坏巨大,导致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为了加快人口增长,汉朝把女子的最晚结婚年龄降到了15岁,也就是女子最晚不能晚于15岁就得结婚。那如果过了15岁还不结婚,怎么办呢?汉朝不像秦国那样搞强制相亲,而是用税收来惩罚不结婚的人。汉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汉朝的“算”是用于征税的一个计数单位,1算为120钱。也就是说,如果女子15岁了还不嫁人,要加倍征税,最高加征5倍,一直征到你30岁。根据学者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记载,汉代普遍的结婚年龄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也就是现在初中生的年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唐代时,则规定男子15,女子13岁以上,就得结婚了。“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根据对《唐代墓志汇编》中记载的344名上层女性的初婚年龄进行统计,唐代女子结婚年龄大部分为14、1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宋代,结婚年龄要比唐代高一些,一般在17到19岁之间。宋代经济发展程度远比汉唐时要高,有点象现代,经济越进步,结婚年龄反而越晚。另外宋代的彩礼和嫁妆也非常贵,可能也是结婚晚的一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到了明清两朝时,结婚年龄和宋朝差不多。明朝人黄佐在《泰泉乡礼》中记载:“凡男女婚嫁以时,男子未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谓之先时。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谓之过时。”也就是说,明朝男子的结婚年龄大多在16~25岁,女子的结婚年龄大多在14~2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