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熹里话:

富养的富,不是财富的富,而是丰富的富。

本文已经获得转载授权

文 l 高琳教练

来源 l 有意思教练(ID:EmpowerLeaders)

最近网上有个热搜,说的是《爸爸去哪儿》的星二代前后对比。

当年综艺里每一个孩子,都各有各的可爱。

但10年后这群孩子长大之后,你就发现一件特有意思的事。

这些明星各个都是有钱人家,对于孩子的教育,无论男孩女孩,也无一例外都是「富养」。

但有的「富养」,让人觉得落落大方,非常优秀。

有的「富养」,则被各种网暴,“翻车”、“塌房”。

同样的「富养」,为啥差距那么大呢?

01

三种富养

你选择哪一种

《爸爸去哪儿》中的家长,大致都选择了三种方法去「富养」孩子。

一类是,金钱上的富养,这是对于富养的最普遍的理解。

最典型的,是王诗龄。

自从王诗龄参加节目之后,「炫富」这个标签真的是牢牢被贴在了她的身上。

比如在她参加节目时网友发现,王诗龄一件连衣裙就要2万多,一个迷你小手包,就是限量版,价值5位数。

除此之外,王诗龄的妈妈李湘出席时装发布会,也会带着她参加,坐在台下看还不过瘾,找准机会还让王诗龄上台走秀。

在读书方面,李湘也很舍得下功夫,她把王诗龄送去了英国,和安妮公主成了校友,还入住了当年安妮公主住过的房间。

王诗龄的富养,就突出一个钱多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诗龄

第二种富养,是条件上的富养。

田亮的女儿森碟,完美继承了她爸的运动基因,速度、耐力都很出色,运动神经十分发达。

虽然作为运动员,田亮并不希望女儿从事这样一条辛苦的路,在她练球的时候,田亮也称森碟“正承受着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紫外线”。

但是心疼归心疼,既然女儿认定,条件一定管够。

田亮也是大手一挥,让女儿跟着澳洲传奇网球巨星休伊特学大师课程。

最近,森碟就参加了她人生的第一场职业比赛,崭露头角,准备往专业运动员方向发展了。

虽然体育这碗饭苦,但只要你想吃,一定让你用金饭碗、金筷子吃。

这就是条件上的富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森碟

第三种富养,是体验上的富养。

最典型的是黄多多。

黄多多可以说是《爸爸去哪儿》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孩子。

这个和她爸爸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黄磊从多多小时候起,就热衷于给她安排各种体验,比如让她参与英文电影配音,搭档何炅,演赖声川的舞台剧。

而且对于黄多多在社交媒体上的抛头露面,黄磊一直采取一种放养策略。

比如前段时间,黄多多发了一条穿居家服做泡芙的vlog。

评论区好多人指责黄多多的衣服,称“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不该穿这么低胸的外套,这么小就知道擦边博流量了”。

老实讲,我没觉得哪里“低”了。

其实,黄多多自从青春期以来,经常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黄磊只有被造黄谣那次报了警,而且还是通过别人公布的,没有正面发声。

有时候我觉得,黄磊是不是太残忍了,让自己的孩子独自去面对成人世界,尤其是网络世界的阴暗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多多

最近黄多多再次被网暴,起因是她开通专栏《陪你多读书》,但却多次读错字,如将河堤读成河ti、闯荡读成zhuāng荡等。

很多网友表示黄多多已经读高二了还把这些基本的日常用词读错很是离谱。

但更多人指责黄磊硬将女儿包装成“学霸”人设,现在塌房了吧?

这一次黄多多发了道歉声明,结果声明里还是有错别字,又被diss一通。

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会想想,难道黄磊的公关团队不看一眼再发吗?

所以,极有可能的是,黄磊根本就没有插手这件事。

黄磊看似对黄多多放任不管,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体验上的富养。

让孩子去充分体验这个世界,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反正他们未来早晚会面对。

02

富养

是丰富的富

有一本书,对于我的教育理念影响很大,叫做《优秀的绵羊》。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常青藤名校工作24年包括在耶鲁大学担任英文教授10年。

他发现很多孩子来到耶鲁,不知道对什么有激情,他们唯一的激情就是成功。

但什么是成功,为什么要成功,他们却不知道。

这群上了藤校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是被富养的,但他们居然成了一群“优秀的绵羊”,多讽刺。

事与愿违的背后,是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搞明白一件事:

富养的富,

不是财富的富,

而是丰富的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丰富,既包括好的人生体验也包括不好的体验。

在我的培训课上,我有时候会让学员做一个”生命线“的练习 ——

在一张纸上,先画出一条横线代表自己的这一生,然后每5年画一格。

回想一下过往人生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画一个点。

带来积极情绪的画上面,消极的画下面,情绪越激烈,离横线越远。

最后把这些点连成一条线。

这个练习有很多不同的用处,其中一个就是看一个人的”反思空间“有多大。

情绪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反思空间。

一个人的反思空间越大,代表他经历过的人生起伏越多,见过的世面就越多,也越能承受大的风浪。

但是很多父母富养的思路,则刚好相反。

他们的富养,仅仅是在拔高孩子的花销最高点,从“在麦当劳过生日”拔高到“去夏威夷过生日”。

但其实于孩子来讲,这两者之间的情绪峰值并无太大差异。

而对于低点呢?诚然,没有一个父母想要孩子经历失败,我也不想。

但就如华尔街基金大佬瑞·达利欧在《原则》中讲到的:

痛苦+反思 = 进步

没有痛苦和失败,孩子的反思空间就不会被扩宽。

这样的富养,可不就把孩子养成了优秀的绵羊吗?

03

丰富来自于

真实世界的挑战

最近,美国大学都相继发榜,大家发现,很多藤校都把亚裔学生的名额又缩紧了不少。

亚裔学生擅长的SAT成绩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申请文书中展示出的成绩之外的能力比例越来越高。

比如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参加过的志愿者活动......

去年我帮几个朋友的孩子看过他们的文书。这些孩子也颇有才艺,但老实讲,文书看起来就一个字:平!

基本就是: 某项才艺,之前不行,经过我不断努力,终于行了!

这样的故事虽说也能看出孩子的努力和坚持,但说来说去,都是一个劲儿的和自己死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学校特别重视团体运动,比如橄榄球、棒球、篮球......

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和别人在一起进行的, 这就能让孩子脱离“事”,而是在“人”的维度得到拓展。

文书中自然也能写出多维度的故事。 比如说:

“我和球队中的一个队友闹矛盾,最终和好。”

“我最开始只是球队的边缘人,后来慢慢成为球队主力。”

“我在球队中实力不是最强,但是大家都服我。”

你看,这三个故事,分别能体现一个孩子的“处理矛盾的能力”、“获取信任的能力”和“领导力”,这些不比一个人苦哈哈努力要丰富很多?

想要“丰富”,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多和真实的人交互。

无论是参加团体的体育运动,还是组织各种活动。不要总是陷在“事”里,而是鼓励孩子在“人”的层面多思考。

不要总是看重结果,也要看重过程。

因为世界的丰富,是人的丰富。

故事的精彩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这几年海外留学特别流行“背景提升”,很多留学中介推出专门的服务,帮助学生安排实习或者志愿者项目等等。

这本来是好事,结果又变成了拼财力的游戏。

我见过最离谱的是去非洲保护野生动物,去柬埔寨贫民窟盖房子。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得花家长多少钱啊?

但其实我和这些孩子聊过,有些并没有从这些经历中获得太深刻的反思。

因为参与的时间太短了,根本就来不及体会。

而且花钱买的服务怎么可能让孩子太受苦呢?肯定是五星级的服务,把他们伺候地好好的。

但问题是,不投入时间,哪儿来的真实的体验?没有经历折磨,哪儿来的深刻反思?

无论穷养,还是富养,每位家长都得思考一个问题: 你想要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简历,还是丰富的阅历?

如果是后者,那作为家长,就要舍得放手,把孩子扔出去,让他在真实世界里,接受真实的挑战、并从中获得成长。

从这个角度看,黄磊看似对黄多多不管不顾,但可能这就是他让女儿接触真实世界的方法。

只不过他的尺度在旁人看起来大了点儿而已。

问题来了,你的尺度在哪里?你舍得让孩子去冒险吗?

作者:高琳,有意思教练CEO,职场畅销书《职得》、《故事力》作者,最会讲故事的高管教练,英国工商管理博士。拥有20年世界500强高管经验,擅长讲故事、撒狗粮、熬鸡汤加干货。帮您获得内在成长、外在成就,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微信公众号:有意思教练(EmpowerLeader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