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的口号很动听,但想让世界对欧洲刮目相看,还要把口号落到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中国之行虽然已经结束,但是中法两国元首共同发布的联合声明,以及马克龙在返程的飞机上发表的追求欧洲自主的讲话,这两件大事所带来的余波,现在才刚刚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震荡。

法国外交史上,确实有过“戴高乐主义”这辉煌的一页。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法德两国也确实着手组建欧洲军、想要摆脱对北约的安全依赖。所以,中国一直把欧盟视为全球多极化的关键力量,也非常希望欧洲能够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

但事实是,欧洲一次又一次地让中国失望,也让世界失望了。中欧投资协定谈了快10年,在最接近落地的时候,被欧盟冻结。乌克兰危机爆发初期,全球都希望欧洲能够出面缓和局势,但是马克龙和普京的多轮通话与面谈,都没能扭转局面,欧洲几乎被彻底捆上了美国的战车,成了这场危机中除了乌克兰之外的最大输家。因为之前的不良记录太多,所以在马克龙这一次想要重走戴高乐之路,释放出独立自主的信号之后,外界打量欧洲的目光,都是充满不信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事情似乎开始朝着比较积极的方向发展。最近,法国财长、欧盟理事会主席先后出面支持马克龙,证明这一次他的发言并非头脑发热的冲动之语,而是目前一部分欧洲精英的共识。不过,如何让这个“共识”更加强大、并真正落地,才是最考验马克龙的地方。

想要扛起戴高乐主义的旗帜,马克龙有三点必须做好。

第一点,是保证自己执政的连续性。放眼欧洲,争取到连任的马克龙确实是“老资历”了,如果不出意外,未来还能接着干4年多。但现在法国内部,针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抗议依然一浪接着一浪。3月,法国左翼和右翼团体各自提出了一份针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但最后马克龙惊险闯关成功。接下来,英美媒体肯定会进一步加大舆论攻势,最严重的情况下,法国内部甚至有可能爆发“颜色革命”,马克龙必须做好准备,应对最坏的局面。

第二点,是要做好准备,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把口号落到实处。马克龙喊出独立自主口号之后,英美主流媒体,以及美国的一部分右翼政客,纷纷跳出来“唱衰”法国。下个月即将召开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美国还希望能够拉拢其他六国在经贸问题上一起针对中国,建立所谓的“反制裁同盟”。马克龙的口号能不能反映到实际操作中,决定了他的“独立自主”路线能够走多远。

第三点,就是要尽可能凝聚欧洲的共识。欧洲现在确实出现了走独立自主道路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明显还不够多。法国之外,欧盟的另一个支柱,德国对此态度暧昧。部分德国议员公开批评马克龙,但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和总理朔尔茨至今一直保持沉默。贝尔伯克计划在不久之后访问中国,她的发言,可能决定了法国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是要“独走”,还是真的能带动整个欧洲一起行动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有成为第二个戴高乐的想法是好事,不然,中国也不会给他这么高的礼遇。但是,在欧洲,想做戴高乐的人很多,真正能够继承戴高乐衣钵的,却少之又少。马克龙能否做到上述三件事,将会成为外界判断他能力和诚意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