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之国,数逾千百,我们略知其情形的,不过十数,安知其千篇一律?
2、在政治上,一时的利害,有时与永久的利害,是相反的。调剂于两者之间,就要看政治家的眼光和手腕了。
3、隋、唐先世,到底是汉族还是异族,近人多有辩论。然民族是论文化的,不是论血统的。近人所辩论的,都是血统问题,在民族斗争史上,实在无甚意义。至于隋、唐的先世,曾经渐染胡风,也是武川一系中的人物,则无可讳言。
4、论史者多以汉唐并称。论唐朝的武功,其成就,自较汉朝为尤大。然此乃世运为之(主要的是中外交通的进步)。若论军事上的实力,则唐朝何能和汉朝比﹖汉朝对外的征讨,十之八九是发本国兵出去打的,唐朝则多是以夷制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宦官之祸,是历代多有的,拥兵为患的,却只有唐朝。
6、唐时的节度使,虽不听政府的命令,而亦不能节制其军队。军队不满意于节度使,往往哗变而杀之,而别立一人。政府无如之何,只得加以任命。狡黠的人,遂运动军士,杀军帅而拥戴自己。即其父子兄弟相继的,亦非厚加赏赐,以饵其军士不可。凡此者,殆已成为通常之局。所谓“地擅于将,将擅于兵”。
7、总而言之:文明程度落后的民族,与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遇,是无法免于被同化的。
8、治天下不可以有私心。有私心,要把一群人团结为一党,互相护卫,以把持天下的权利,其结果,总是要自受其害的。
9、所谓贵戚世臣,理应与国同休戚的,却从来没有这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武力是不能持久的。持久了,非腐败不可。这其原因,由于战争是社会的变态而非其常态。变态是有其原因的,原因消失了,变态亦即随之而消失。所以从历史上看来,从没有一支真正强盛到几十年的军队。
11、康有为说,中国当承平时代,是没有兵的。虽亦有称为兵的一种人,其实性质全与普通人民无异(见《欧洲十一国游记》)。此之谓有兵之名,无兵之实。旷观历代,都是当需要用兵时,则产生出一支真正的军队来;事过境迁,用兵的需要不存,此种军队,亦即凋谢,而只剩些有名无实的军队,充作仪仗之用了。
12、在中国,受世界交通影响最早的是南部。和旧文化关系最浅的,亦是南部,受旧文化的影响较浅,正是迎受新文化的一个预备条件。所以近代改革的原动力,全出于南方;南方始终代表着一个开明的势力。千回百折,似弱而卒底于有成。
13、资本的帝国主义,已在开始崩溃了。

(第九章,兵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人阅读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