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拜登修改《芯片法案》后,美国的芯片法案真正的目的已经显现出来了,就是以高额补贴诱惑台积电、三星等芯片代工企业赴美投资建厂,然后通过修改规则对其进行巧取豪夺,可谓是把流氓和无赖展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令拜登没有想到的是,在增加芯片法案的“护栏”条款后,台积电和三星一反常态,态度非常坚定地表示,芯片补贴条款太过于苛刻,无法接受,同时暂缓美国工厂的建设,纷纷加大了对本土产能的布局。由此可见,美国的态度已经让台积电和三星开始“变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台积电和三星纷纷公布了财报,台积电2023年3月份营收为1454.08亿新台币,约合47.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9年6月份至今,台积电首次出现营收下滑现象,同比下滑15.4%。为了缓解压力,台积电宣布暂停了高雄、中科等地区的芯片工厂扩建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作为芯片代工排名第二的三星2023年第一季度表现更为拉胯,甚至被韩媒怒批“耻辱”。数据显示,三星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为6000亿韩元,同比暴跌96%。为此,三星掌门人宣布了减产计划,把芯片产能削减到“合理水平”。

作为芯片代工领域的两大翘楚,接连宣布调整生产计划,归结原因还是因为客户砍单以及库存积压,说白了就是芯片卖不出去了。对于台积电和三星面对的困境,有外媒表示:是中国不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市场,每年进口芯片及其相关零部件就需要花费超3000亿美元。尽管2022年开始全球芯片市场出现需求量下滑,但中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依然非常高。

面对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全球芯片企业都想要分得一杯羹,便纷纷开始与中企做生意,把芯片卖到中国。但美国不断地修改芯片规则,让原本稳定的市场环境变得不稳定。

老美不断升级芯片限制,激发了中企实现芯片国产替代化的决心。纷纷开始走自产自足的道路,把可控的产能放在国内生产,开始对美芯等进口芯片进行砍单,数据显示,去年中企对进口芯片砍单超970亿颗,今年前两个月进口芯片同比下降2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口芯片需求不断下降,意味着国产自给率在不断地提高。也就表示不再需要大量地从高通、英特尔、三星等外企购买芯片产品了,尤其是28nm及以上的成熟工艺。另外,中芯国际在成熟芯片领域的布局,助力了国内芯片产能的提升,近期有消息称中芯国际已经实现了14nm工艺芯片的量产,这意味着未来对14nm工艺芯片的进口也要大幅减少了。

有增加就必然会有减少,所以中国就对高通等美芯企业进行砍单,进而受影响的就是台积电和三星,因为这两个芯片代工巨头的客户都是美芯企业。这也是为什么台积电和三星会出现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原因,面对中国对进口芯片的依赖程度不断地减低,台积电和三星也只能宣布调整生产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下去。当初台积电和三星为了拿到美国的芯片补贴以及得到美新企业的订单,选择“弃中亲美”,虽然现在已经看清了美国邀请他们赴美建厂的真正目的,但也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