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岛内热议印度尼西亚正在为35万在台湾工作的公民制定“撤侨计划”,起因是台海局势持续紧张。

台湾《中国时报》17日援引印尼《罗盘报》的报道称,印尼相当关注台海局势,因为在台湾的印尼人高达35万,若台海爆发冲突,撤离35万印尼人将是极其复杂的工作。

从台湾岛“撤侨”只能靠海运和空运,而依据解放军的军演,台湾将被完全包围,届时往返台湾的航班和航运恐被切断。

对此,“立委”曾铭宗痛批,有外媒称“台湾海峡是最危险、最严峻的地方”,这也是蔡英文当局执政7年多来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美国活动的白营代表、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4月17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亚洲研究所发表演说时叫嚣,“不求战也不畏战,但要备战,坚持台湾自主,原则上站在美国这边,也希望透过跟大陆的交流,降低台海战争危机”。

国民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热门候选人、新北市长侯友宜,将于4月19日率团前往新加坡,进行为期4天3夜的市政国际交流。

据新北市政府新闻局4月17日发布的新闻稿,侯友宜19日起前往新加坡,将就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创新及科技产业、青年创业、推动永续发展目标、疫后经济发展、性别平等与民生议题等领域,与包括南洋理工大学创意和企业公司NTUitive在内的新加坡公私部门商谈,并将与新加坡青年围绕海外创业、人才培育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

新闻稿说,侯友宜此次出行,也将推广新北市重大建设与大型活动亮点,包括莺歌“新北市美术馆”即将落成启用、7月城市艺术节、10月全台性的台湾设计展等。新北欢乐耶诞城也曾多次携手新加坡投影团队打造主灯光雕投影秀,期盼邀请更多国际友人到访新北市观光、交流。

外界分析,被看好代表国民党参选2024的侯友宜此刻出行,端出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级别的政治行程,自当是2024起手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近期民调走跌,但不可否认,侯友宜依然目前国民党“最强母鸡”,最被看好可以代表国民党参选2024。

然而侯友宜刑警出身,主要职务除了“警政署长”外,就是新北市副市长及新北市长,不仅缺乏高层级的施政经验,在两岸、外事领域也欠缺打磨,在外界看来是侯友宜攻大位的隐忧,不过侯友宜挑选前往新加坡具备三重意涵,可有效化解上述疑虑。

其一,新加坡是城市型国家,借鉴新加坡经验,有助于侯友宜将新北市政的治理与台湾地区层级的施政进行连结。

侯友宜曾经在2022年出版《让新北市微笑吧!》一书,内容强调新北市有山有海,有都会区有偏乡,如同缩小版的台湾,借此宣告治理新北市的难度不亚于经营整个台湾,此次前往新加坡,也具有加强传递该书精神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台湾政治人物投身大选向来会以前往美国“面试”为主,比如,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目前就在美国。

外界分析,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的政治态势下,前往新加坡显得中性许多,一方面不至于得罪美国,另一方面也不会刺激大陆,纯粹从中美与两岸关系的敏感度来看,侯友宜前往新加坡作为参选2024起手式,可谓打出一张左右逢源的好牌。

不过,侯友宜此行可能是为未来前往美国作铺垫,提前熟练国际互动模式,未来会更驾轻就熟。

其三,侯友宜此行是展现外事能力的重要起点。侯友宜目前是国民党民意支持度最高的政治人物,被视为该党2024年最可能的提名人。

但侯友宜过去在两岸关系和外事领域的表述较模糊,此行被视为展现外事能力的重要起点。

新加坡对两岸关系有象征意义,“汪辜会谈”就是在新加坡举行的。新加坡,也因此成为“九二共识”的诞生地。侯友宜前往新加坡,也有遵循国民党两岸路线之意,也可能对两岸论述提出新主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岛内电视名嘴罗友志,在脸书对侯友宜提出指控,称2014年他拟参加国民党新北市的土树三莺选区议员初选,时任新北市副市长的侯友宜约他到办公室旁的会议室,以500万新台币代价,劝他改至新北市汐止参选,他没有接受。

18日,侯友宜在新北八里出席新竹物流智慧物流转运中心动土典礼时,未对此正面回应。

他微笑地简短表示,“台湾虽然保障言论自由,但也是一个民主法治地区”。侯友宜的子弟兵、国民党籍的新北市议员江怡臻和吕家恺不惜以自己议员职位,为侯友宜清白背书。

执政的民进党则要求侯友宜对此说清楚、讲明白。民进党发言人张志豪和律师黄帝颖,指出侯友宜可能违反《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民进党新北市前议员何博文,也到新北地检署,对侯友宜正式提告。

罗友志并未拿出具体的人证、物证,且他当时尚非候选人,有关人士认为控告不易成立。但民进党持续对此开炮,必然会对侯友宜产生负面作用。

有关人士分析称,侯友宜此次前往新加坡,一方面可凸显新北市政与台湾地区施政的连结,另一方面也可在敏感的中美关系中穿梭,可谓打出一张具有新意的好牌。

接下来就要看侯友宜能否把握机会,在新加坡提出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两岸关系论述,方能好上加上,积极向2024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2020大选,泛蓝阵营2024更显得人才济济,目前台面上至少出现8位“潜在人选”的排列组合,包括侯友宜、郭台铭、朱立伦、中广董事长赵少康、高雄市前市长韩国瑜、台中市长卢秀燕、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监察部门前负责人王建煊。

蓝营阵容华丽,既有大市一把手,也有首富、党魁、圣人、媒体金童、统派大师。泛蓝军看似“八仙过海”、战将如云,最怕的是,可能互相掣肘、彼此削弱。

侯友宜声势最为浩大,全台跨县市都有人支持连署。挺郭派最近也加强声量,国民党“立委”陈玉珍毫不掩饰力挺郭台铭,还呼吁侯留下来发展新北市。

韩粉则各自集结,挺韩大将陈清茂将在冈山举办挺韩造势活动,要求国民党中央将韩国瑜纳入内参民调。

卢秀燕虽然再三表明不参选2024,但基层及民代“挺燕”声音不绝于耳。赵少康、张亚中、王建煊也没有闲着;更遑论,还有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来势汹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现况就像一座山丘,插满八大门派的旗帜,少林、武当、峨眉等各有千秋。外传国民党中央征召时程可能拖到6月,朱立伦迟迟没有宣布征召日期、内参民调办法,“卡侯”、“侯X配”、“郭朱配”等论调满天飞。

侯友宜日前出席国民党中常会,与会的蓝营县市长有志一同身着白衣造势,朱立伦和侯友宜牵手高喊团结。

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一度剧透说,“现在党内态势非常明显,大家最有共识的就是侯友宜了”,让外界解读国民党中央已拍板定案。

但黄健庭稍后补充说,国民党的提名作业分为三阶段,侯友宜是第一阶段整合党内的共识,郭台铭是第二阶段整合泛蓝的共识,第三阶段则要整合柯文哲等非绿阵营。

换言之,侯友宜要代表国民党参选,可能还要“过三关”。侯目前通过第一关只是起手式,接下来的第二、第三阶段更困难,必须等到郭、柯都没意见或走完整合程序,其他人的民调未胜过侯友宜,侯才能当上“非绿联盟”的候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蓝营一路内战内耗到6月,加上绿营见缝插针、挑拨离间,不论是侯友宜,还是郭台铭,如果在初选带着遍体鳞伤出线,最后还能保持居高不下的声望吗?

郭台铭频频出招,一开始强势回归“等国民党一个办法”,但民调不见起色。郭台铭前往美国活动返台后,刻意放低身段再出招,不仅为4年前退出国民党展现8秒钟90度鞠躬道歉,也承诺初选如果落败,将全力挺侯。

4月18日,郭台铭将从日本返台,据传也将召开记者会,目前尚不知又会有什么新的招数亮相。

种种迹象可见,郭台铭锁定侯友宜为党内假想敌,营造“郭侯对决”气氛,逼得侯友宜“类表态”,从“勇于承担、接受挑战”到最近“做好准备、随时上场”,正面迎战2024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想见,国民党若无法妥善整合侯郭,结局将是火车对撞。

国民党向来内斗内行,一旦分裂就是四分五裂、覆巢之下无完卵。

对蓝绿而言,2024年又是一场生死战,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吴子嘉认为,蓝绿最后的输赢是10万票,而决胜因素主要是年轻人的支持度。

与上一届一样,年轻人的支持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恰恰是国民党,也恰恰是侯友宜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