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伟人毛主席一生戎马,为成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亲人也个个成为英勇的革命者。他们之中不乏为祖国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比如同辈的亲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后辈的儿子毛岸英、亲侄毛楚雄,都是为国捐躯,英年早逝的战士。

而在毛主席的众多亲戚关系中,也有比较特殊的例子。

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就是毛主席的舅家表弟——文强。他参加过南昌起义,领导过红军,后又脱离党组织,担任国民党重职,一路高升拿下中将军衔。在解放战争被俘后,竟又堂而皇之地声称“毛主席是我表哥”,以求得到释放,最终无果。

他的一生可谓时乖运拙、跌宕起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强

一、“毛主席是我表哥!”

1948年11月6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二的淮海战役爆发。经历两个多月的殊死拼搏,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获全胜。此役,国民党军五个兵团共55万余人被消灭或俘虏,解放军总伤亡达到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牺牲人数最多,歼敌数量最多,战局最错综复杂,政治影响度最高的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战役图

1949年1月10日,随着副总司令杜聿明及众多国民党高级官员被俘,淮海战役宣告全面胜利。这批被俘虏的高级军官被妥善安置在了第三野战军,接受解放军军官教导团的学习。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始终受到良好的生活扶持。哪怕教管期间,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每日餐饮,都与解放军相同。这样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俘虏生活”,让众多国民党军官们愧疚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战俘

趁着机会,军区开始对他们进行一些友好的审问,希望他们可以说出一些有利的内部消息,以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

包括杜聿明在内的几位军官被传唤过来。此时的杜聿明早已看透了国民党腐败的作风,并且彻底对国民党失去了信任。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他都有问必答,并且时不时地表露出想要改过自新的态度。

而恰恰杜聿明是这群人中职位最高的,在他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各路军官都老老实实地坦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

唯有一个人,至始至终不愿透露一个字,那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文强

审查员决定对其进行口头劝导,可还没等同志们说话,他便大发雷霆,指着审查员的鼻子破口大骂,使得在场的众人错愕万分。随后,他说出了一句令众人惊讶的话:

“我叫文强,是老党员!毛主席是我的表哥!我告诉你们,赶紧把我释放了!”

如此嚣张跋扈的话,实在是令人咬牙切齿。可是,他既然提到了,就还是得查清楚。随后,审查员将事情向上级报告,但由于当时前线战事紧张,因此这件事被暂时搁浅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春,文强被转移到了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那时的事件,又被再度拎了出来。管理所的负责人得知具体情况后,立刻汇报给了中央,请求中央批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没过几天,批示便下来了。大致内容是:文强确是毛主席的表弟,但更是党和人民的罪人。希望可以加强管教,使其早日悔过,为人民服务。

得到消息的文强大为不快。此时,身边曾经的同僚们,都开始向中央提交悔过书,并且有表现比较好的一部分人,已经被分配到各部门里工作了。看到这些,文强依然没有动容。

管理所的一些干部找到机会,对文强进行规劝,希望他可以早日思过悔改。然而规劝的结果是,文强断然拒绝书写悔过书。他扬言说:

“我曾任四川省委书记,毛主席是我的表哥,朱德是我的上级,周总理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林彪曾是我的部下,刘少奇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们放弃了我,要写悔过书也应该是他们写,而不是我写!”

经过核实,文强所提到的人际关系的确属实。但唯独最后一句,是绝绝对对的无理取闹。无论在任何方面而言,文强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行为,是完全的个人主义行径,也是不争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文强的种种言论实在令人疑惑。在之前的岁月中,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使得他脱离共产党正确的引导,加入了国民党呢?

二、文强加入国民党的始末

文强不仅是毛主席的表弟,也是文天祥的第23世孙。父亲曾追随孙中山革命,因此在青年时期,文强便有着革命和救国的热情。在中学毕业后,他便与表哥毛泽覃乘船前往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文强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此时,他的教官,正是后来我们熟知的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的教导下,文强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并对全国局势有了新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周总理十分看好文强,一度认为文强是悟性颇高的才子,可以为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添砖加瓦。1925年,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文强向周总理表示了想要入党的心愿。周总理随即向党部书写介绍信,正式介绍文强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成为党员的文强,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高涨。由于他的表现优异,没过多久,便成为了一班之长,连后来的林彪,在当时也只是他手下的一名普通士兵。

在这之后,进入了北伐时期。文强辗转各地,当过北伐战争宣传队的宣传员,也做过中央军校(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炮兵营指导员。真正步入兵营,经历这些工作,使得文强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

1927年7月底,他积极响应恩师周恩来的号召,前往南昌,于8月1日参与了著名的南昌起义。至此,文强在党内已经初步拥有了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昌起义图

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文强流落到老家长沙,在这里静养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时间里,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经历过南昌起义的文强,对党的忠诚难以言表。在静养数月后,他便只身入川,寻找党组织,可是并没有找到。但是他始终没有气馁。终于,在1928年春,文强二次入川,在成都接上了党组织关系,这让脱党数月的文强倍感欣慰。

出于对他过去功绩的肯定,1930年10月,文强被任命为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川东省委书记,掌管着26县的党务工作。

恰恰在这时,文强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

此前,国共第一次合作随着蒋介石的公然叛变革命而破裂,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实施清除计划。1931年6月,文强被叛徒出卖,在重庆不幸被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叛变革命

在狱中,文强受到非人的折磨。为了躲避国民党的酷刑,文强或多或少地说出了一些信息。他心想:“这些信息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机密,国民党内部的情报部门早就知道了,说出去也无可厚非。而且招供还可以避免受刑,保住性命。”

后来,在党内人员的营救下,文强成功逃脱。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冒险到达成都。而此时,四川省委通过情报,得知了文强在狱中招供的事,但并不知道招出来的是什么信息,向文强询问时,文强竟也不做任何解释,这就导致产生了误会。

最后,文强前脚刚从省委回到家,党组织的处分后脚就跟来了。因为文强透露党内部信息,被处以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其实,对于泄露机密的罪行,这个处分是很轻的。因为四川省委知道这中间可能存在误解,所以这个处分,也是在给文强一个辨明解释的机会。

但哪怕这样一个轻微的处分,就已经让文强火冒三丈了,在他看来,自己压根没有错,给自己申辩的机会是一种侮辱。本就脾气火爆的他,一气之下,竟然收拾好所有行李,与时任省委妇女部长的妻子周敦琬一道离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委旧址

满腹怨言的文强,决定到上海去找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申诉,但却始终未能找到周恩来。与此同时,四川省委因为他未完成处分而出走,开除了他的党籍。

原本就对党产生误解的文强,终于被怒气冲昏了头脑,产生了诸多极端的想法。他认为自己的老师周恩来是故意躲起来不见自己,闭门谢客的。同时,他还错误地认为共产党是不公平的,把双方产生的误解和党给予的申辩机会都抛掷脑后,将所有错误都全全归结到了党的身上。

至此,文强结束了在中国共产党内奋斗的历史。然而,脱离党组织的文强,并没有选择成为一个与世无争的无党派人士,相反的是,他开始公然发表各种文章,大力批判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严重的错误,成为了他踏上不归歧途的开端。

文强所发表的激进的文章,被同为脱党人员的廖宗泽看到,并随即便向文强投去了橄榄枝。没过多久,在廖宗泽的邀请下,文强来到了他家中做客。席上,廖宗泽对文强大加赞赏,称文强是“文武双全、千年一才”,阿谀奉承的话术把文强听得面红耳赤。随后,廖宗泽终于说到主题,建议文强为国民党效力。此时,已经被花言巧语灌醉的文强,一口答应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警官学院旧址

几天后,廖宗泽把文强推荐到浙江中央警官学校任职,并把文强引见给了“军统”的特务头子——戴笠。

戴笠听说中共的高干前来投靠,立刻欣喜若狂。他是军统特务的领导,对于情报有着特别的嗅觉。在他看来,文强的到来就好似一大块肥硕流油的绝密情报送到了嘴边,自然是难掩兴奋的。

见到文强后,还没等文强说话,戴笠立刻指派了军统局中校指导员、参谋本部上校参谋等高级职务,并让文强即可准备,为刚从苏联回国的蒋经国(蒋介石之子)“授课”,教其认识中国的当前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笠

文强当即喜笑颜开,他抬头看看戴笠,想想自己担任的高级职位,又低头看看面前的一整桌的美味佳肴,憧憬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曾经站在党旗前所发下的誓言,在此刻已然忘得一干二净了。

文强加入了国民党以后,在戴笠的扶持下,他官运亨通,步步高升。而戴笠对他的提携并不是不求回报的,在这期间,他向戴笠输送了众多关于共产党内部的机密,直接导致了我党在抗日战争前受到了十分严重的打击和损失。

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作为文强曾经的老师,周总理仍然希望文强可以回归党的怀抱,并对其表示,可以不计前嫌,“净身”归队。然而,早已被权力和物质彻底熏染的文强并没有答应,也因此错过了一次改邪归正的良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统局旧址

在1944年到1946年期间,文强在戴笠的引荐下,先后在国民党担任特种训练班副主任,军统局北方区区长,军统局东北办事处处长,晋升为中将级别,并与时任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相识,成为私交甚欢的密友。

在戴笠意外追击身亡后,文强意识到失去了自己的重要支柱,当即退出军统局,凭借自己的中将军衔,在国民党军队中谋了一份差事。

1948年9月,蒋介石和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开始为接下来的战争寻求将士,有深厚交情的文强,自然而然地被杜聿明拉拢到了自己队伍中,并任命为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代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遗址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淮海战役中杜聿明率领的军队完败,文强在掩护杜聿明撤退时,被我们的解放军同志俘虏。

三、26年战犯生涯后改过自新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往往是在一正一反之间权衡。文强虽然曾经犯了许多错误,但是在后来也牢牢抓住了将功补过的机会。

前文我们提到,文强在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执意拒写悔过书,并大肆宣扬自己是所谓的“无罪之人”。在这之后,当时关押的战犯都陆陆续续地被特赦了,唯有他成为了战犯管理所中最后一批特赦的人员。在他被关押教化,到特赦,经历了26个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在这26年里,管理所内的工作人员对文强进行了细心的教化,随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文强也慢慢地把曾经的人事物看了个透彻,并且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这期间,他曾数次因为愧疚,萌生了自尽的想法。但都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放弃。

1975年3月17日,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了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特赦释放全部战争罪犯”的建议,决定对全部在押战争罪犯实行特赦释放,并予以公民权。这293名特赦战犯里,文强名列其中。

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在特赦会上,宣布特赦文强,并予以公民权。文强26年的战犯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强书法

早已悔过自新的文强,在大会上跪地痛哭,泣不成声。在当天,文强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种种罪状,想到自己作为毛主席的表弟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又想到党对自己宽厚仁慈的特赦,内心百感交集,写下了名为《顽石点头难》的一首七律诗

“顽石点头实还难,几多恶梦聚心田。沙场败北留孤愤,野火烧身视等闲。金石为开真理剑,春风化雨感人篇。当年痛惜江南泪,醒后方知悔恨天。”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读出文强的悔过之意。

当被问到选择出国还是前往台湾时,他毅然决然地说:

“我哪也不去,就在大陆,就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

此外,他也暗暗决定,此生就做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在柴米油盐有余时,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也算是替过去的自己弥补过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文强

此时的文强,单单是党组织的特赦,就已经令自己十分感动了。然而,令他难以置信的是,仅仅在特赦后的第三天,生活工作安排办公室的干部就前来找自己谈话。

这位同志表示:文强请求定居祖国的决定,是真诚动人的,也是这么多年脚踏实地的教改结果。党和毛主席对此非常满意和信任,希望他能留在北京,以后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对人民有益的事。

同时,这位同志还拿出了一份中央起草的入职通知书,任文强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职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眼前经历的这一切,让文强一时语塞。他心里想:毛主席虽是自己的表哥,但更是党和国家的领袖,自己犯了这么大的错,竟然还能被原谅,这是何等的大度啊。

经过长久沉默地思考后,文强饱含着满眼的热泪,激动地说:

“感谢党的信任,我定不负众望!”

简单地一句话,是文强对党组织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深刻敬佩。

从这以后,文强便开始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之余,他也时常将自己的工资,通过各种渠道捐献给国家。同时,他也不忘远在海峡那岸的台湾,他始终相信,在海峡那岸的同胞们,一定也时刻渴望回归故里。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

得知表哥逝世的消息后,文强悲痛不已,几天几夜没有合眼,整日以泪洗面,心中满是对表哥的愧疚。那时,他也暗自发誓: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厚望,为党和国家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纬国

晚年时期,为了报答党和祖国当年的恩情,文强向中央提出希望可以为两岸统一献出自己的力量。在经过党中央的批准后,他便展开了自己的计划。文强凭借自己在国民党数年工作而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快速拉拢了一大帮期望两岸回归的旧相识,为两岸和谈提供帮助。这中间不乏当时在国民党内拥有极高声望的人,其中就包括在台湾的陈立夫、蒋纬国。

在文强等人的带动下,当时的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经国与我党初步达成了和平统一的共同理念。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和平统一未能实现,但是两岸后来能够结束多年对峙,文强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台湾同胞书

1983年5月8日,文强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就职发言中,文强发表了感人肺腑的演讲:

“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心愿。六届政协的新阵容,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大团结达到空前广泛的程度。我们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有八位专员当上了政协委员。我们这八个人都是当年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都是被特赦释放的前国民党将领。过去我们对人民犯了罪,现在我们成了新人。我们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各显神通,就是要利用我们自己有利的条件,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献计献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衷心希望台湾的故朋旧友,以国家民族为重,与共产党携起手来,共图民族的振兴大业。”

结尾

2001年10月22日,文强带着“没能看到两岸统一”的遗憾,驾鹤西去,抱憾而终。

有人说,文强是历史的罪人;也有人说,文强是知错就改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文强

其实在我看来,不能用一面之词来评定一个人的一生,历史需要报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看待。文强犯过的错误罄竹难书,是必将永远刻写在历史书册上、难以擦拭的。但他在被特赦以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同样是令人钦佩、难以磨灭的。

他的一生,注定在一正一反,一黑一白中度过。

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他经过党的洗礼,真正做出贡献并将功补过之时,历史对他的评价,便不再只有斑驳的黑色墨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