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是“元认知能力”,元认知,就是你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大脑,其实就和你我的嘴巴、手脚是一样的,也是身体上的一个器官,你是可以控制它如何运转。

如果你开启了元认知,那么你就可以控制自己大脑的输入端,选择接收更有价值的信息;你也可以控制自己大脑的思考过程,让大脑不被情绪或者外来的信息所劫持,让你的思维变得更加有章法和有效率;你还可以控制自己的输出,让你的表达和行动变得更加的精准,让你从“想到”变成“做到”...

这也就是说,你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将几乎能影响到你所有方面能力的强弱。

好,现在你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元认知,以及它所能带来的好处,那么,你是不是现在就可以马上开启元认知能力了呢?

很抱歉,你目前还办不到…

为什么?

这个就好比你平时可以举起150斤的东西,然后突然,我今天教了你一个可以举起300斤东西的方法,那么,是否你按我说的方法做同样的动作,就能举起这300斤的东西了呢?

这个当然不行的…

因为以你目前的肌肉力量,你只能举起150斤…

从150斤到300斤,你光知道方法是不行的,你还需要通过不停的锻炼,来增强你的肌肉,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提高元认知能力也一样,它没有办法一下子变得很强壮,它就像肌肉一样,业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持续的锻炼,才能够得到加强。

那么你该具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锻炼、提高你的元认知呢?

方法一:刻意练习

方法一:刻意练习

格拉德威尔在他的畅销书《异类》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他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因为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他们付出了持续不断地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个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不过,很多人对这句话其实有很大的误解,以为一件事情只要持续做满一万个小时就能成高手了。

但事实上哪有那么容易...

很多人踢了一辈子的足球,却依然只是个业余爱好者。

但是,为什么同样是用了一万小时,有些人却变成了球星呢?

除了天赋的因素,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练习的时长,而是在于是否掌握了背后的套路,没有套路的练习,你不但练不成高手,还会把自己给练废,因为你练习的动作都是不正确的。这个我们在第三单元的课程中已经强调过,刻意练习的是套路,而不是你的兴趣!

那什么是套路呢?

就是“思考方式”和“方法论”,这些是前人用了很多次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不断沉淀下来的方式方法,它可能就是你做某件事目前最高效的步骤,如果你能掌握这些,你就掌握了做某件事情的“诀窍”。

比如说,帮助你提高思维能力的工具有:金字塔原理、MECE法则、5W2H、SCQA、二维四象限等等…

再比如说,能帮助你提高决策能力的工具有:KT法、概率决策树、麦穗理论等等...

但是,这些方法你仅仅是知道是没有用的,因为当新问题出现的时候,你还是会习惯性的按原来的方式去思考。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练习调用自己的元认知,强迫自己用这个新的方式。

比如说,你准备让小王去帮你打印一些资料,大脑突然飘来了四个字:5W2H,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说,你交代事情的时候要说清楚7个维度的内容,这样,你表达的内容才是完整的,对方才能更容易接收到你发出的正确信息。

因此,你需要重新组织一下自己需要交代的事情:

Who是谁?小王。

What做什么?打印公司产品的介绍资料。

When什么时候要?下班前。

Where交到哪里?总经理办公室;

Why为什么要做这个?给客户做参考。

How具体有什么要求?彩色双面打印。

How Many需要多少份?3份。

好,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表达,你可以这么说:“小王,请你去打印3份公司的产品资料,在下班前送到总经理办公室,请记得用彩色双面打印,总经理需要带给客户去做参考。”

你看,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更精准明确了呢?

我知道你一开始用这种方式肯定会不习惯,会很别扭,一不小心就又回到原来的思维方式,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再次调用元认知把自己给拉回来,然后不断的提醒自己,不断的重复…

这个就叫刻意练习。

你只要坚持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刻意练习”,你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就会得到强化,那么时间一长,你在某方面的技能就会和普通人拉开明显的差距,而你的元认知能力也会在过程中得到加强。

这是第一个方法,刻意练习,我们接着看第二个方法:反思。

方法二:反思

方法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