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中国通史》的一些摘抄(12)
1、渔税,历代视之不甚重要,所以正史中关于渔业的记载亦较少。然古代庶人,实以鱼鳖为常食。
2、世人每举历史上几个特别智巧的人,几件特别奇异之器,指为工业的进化,其实是不相干的。
3、公输子能削竹木以为,飞之三日不下(见《墨子·鲁问篇》《淮南子·齐俗训》)。这自然是瞎说,《论衡·儒增篇》,业经驳斥他了。
4、读史的人,恒不免为有明文的记载所蔽,而忽略于无字句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就各项费用在全体消费中所占的成分看,中国人对于饮食,是奢侈的。康有为《物质救国论》说:国民的风气,侈居为上,侈衣次之,侈食为下。这亦是我国民不可不猛省的。
6、但蔽其前为韨,兼蔽其后为裳。裳而加以袴管(古人谓之),短的谓之裈,长的谓之袴,所以《说文》称袴为胫衣,昔人所谓贫无袴,还是有的,并非裸露。又古人的袴、裆都是不缝合的,其缝合的谓之穷袴(转系特别的),见《汉书·外戚传》。这可见和袴,都是从裳变化出来的,裳在先,和袴在后。裳幅前三后四,都正裁。吉服襞绩(打祠)无数,丧服三襞绩(《仪礼·丧服》郑注)。着在上半身的谓之衣。其在内的:短的谓之襦。长的,有着(装棉)谓之袍,无着谓之衫。古代袍、衫不能为礼服,其外必再加以短衣和裳。
7、从前读史的人,有的称秦始皇造长城,能立万世夷夏之防,固然是梦话。有的议论他劳民伤财,也是胡说的。晁错说秦朝北攻胡貉,置塞河上,只是指秦始皇时使蒙恬新辟之土。至于其余的长城,因战国时秦、赵、燕三国之旧,缮修起来的,却并没有费什么工力。所以能在短时间之内,即行成功。不然,秦始皇再暴虐,也无法于短时间之内,造成延袤万余里的长城的。汉代的人,攻击秦朝暴虐的很多,未免言过其实,然亦很少提及长城的,就是一个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崇闳壮丽的建筑,必与迷信为缘。中国人对于宗教的迷信,是不深的。祭神只是临时设坛或除地,根本便没有建筑。对于祖宗的祭祀,虽然看得隆重,然庙寝之制,大略相同。后世立家庙等,亦受古礼的限制,不能任意奢侈。
9、佛教东来,火葬之俗,曾一时盛行(见《日知录·火葬》条),实在最为合理。惜乎宋以后,受理学的反对,又渐渐的式微了。
10、中国的文化,是导源于东南,而发达于西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人阅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