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据世卫组织数据,2020年癌症确诊病例达193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达1000万,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2020年新增乳腺癌病例1230万,已成全球最常见癌症,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每年约有40万儿童确诊癌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分之一癌症可以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其中,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对癌症可以采取“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这些因素易诱发癌症

4种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7种饮食因素: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2种代谢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
2种环境因素: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8种感染因素: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6种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1种寄生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个信号,提示早期肿瘤

血(出血)

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的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如不明原因鼻出血、咳血等。

块(异常肿块)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肿块;乳房发现不规则肿块,双侧不对称;甲状腺发现肿块,突然发不出声音或者声音突然变得嘶哑等。

痛(疼痛)

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如头痛等痛、颈部疼痛、胸骨后疼等。

烧(发烧)

发热时间超过一周尤其超过十天,一定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除了合并的肺部感染等,肿瘤的嫌疑也不能排除;

如果持续发烧,尤其是长期低热,同时伴有体重下降,盗汗等,儿童要警惕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成年人要排除淋巴瘤、肝癌、肾癌等。

减(体重减轻)

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在排除其它疾病后,有可能是肿瘤在作怪。

8种高发癌症如何筛查和预防

肺癌

l高危人群:每年吸烟≥20包,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长期被动吸烟者等;

l筛查方法: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l防范建议:及时戒烟;厨房选择具有足够马力的抽油烟机,减少爆炒、煎炸等;室内经常通风换气。

结直肠癌

l高危人群:长期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连续2周出现黏液血便等肛肠症状;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史等;

l筛查方法:一般人群每年做一次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有症状的高危人群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检查。

l防范建议:坚持锻炼,避免肥胖;多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戒烟戒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胃癌

l高危人群:有患胃癌的直系亲属,长期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

l筛查方法: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

l防范建议:饮食清淡,少吃腌制食品;使用公筷公勺;戒烟、限酒。

乳腺癌

l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有对侧乳腺癌史;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等;

l筛查方法:45岁后每1-2年做一次彩超检查;高危人群可每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摄片检查;

l防范建议:保持愉快心情,适龄婚育;多吃植物性食物,减少酒精摄入量,减少服用避孕药;每天至少做半小时运动。

肝癌

l高危人群:经常熬夜、负面情绪多、长期酗酒或高脂饮食;患有乙肝、内肝,或携带乙肝、内肝病毒者;肝硬化者等;

l筛查方法: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高危人样每半年接受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l防范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曾感染病毒性肝炎者、长期服药、有肝癌家族史的人,要每年查肝功能;不要熬夜;不乱吃药,戒洒;保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

食管癌

l高危人群:喜食腌制、烟熏食品,过烫食物、剩饭;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等上消化道疾病;

l筛查方法:高危人群需胃镜检查;

l防范建议:吃饭不能太急,太热的汤、茶等等凉一些再喝;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分饱;少吃麻辣烫、火锅、烧烤等熏烤制品。

甲状腺

l高危人群: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且结节生长迅速,或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等;

l筛查方法:30岁后建议每年做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l防范建议:

调整心态:很多甲状腺病患者都有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等问题;

规律生活: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

远离辐射:频繁接受CT、X光等辐射是甲状腺癌的明确病因;

注意碘摄入:碘缺乏或碘摄入过多都会对甲状腺造成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胰腺癌

l高危人群:有上腹部不适;突发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患者等;

l筛查方法:长期“胃疼”应及时查查胰腺,高危人群每半年体检一次;

l防范建议:戒酒;不要暴饮暴食,饮食清淡,戒油腻、忌辛辣。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在2040年,癌症新发病例数或将达到近3000万。对于普通人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相应疾病知识,提前做好预防管理,是保护自己健康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