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中国通史》的一些摘抄(14-2)
11、学术走入此路,自然只成为有闲阶级,消耗日力精力之资,等于消闲遣兴,于国家、民族的前途,了无关系了。
12、儒学至此,再无西汉学者经世致用的气概。然以当时学术界的形势论,儒学业已如日中天。治国安民之责,在政治上,在社会上,都以为惟儒家足以负之。这一班人,如何当得起这个责任?他们所想出来的方案,无非是泥古而不适于时,专事模仿古人的形式。这个如何足以为治?自然要激起有思想的人的反对了。于是魏晋玄学,乘机而起,成为儒佛之间的一个过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外教以此为问,佛不答)。这因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完全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即因我们用现在的认识方法去认识之故。要把现在的认识方法放下,换一种方法去认识,自然不待言而可明。若要就现在的认识方法,替你说明,则非我的不肯说,仍系事之不可能。要怎样才能换用别种认识方法呢?非修到佛地位不可。(转识成智)
14、佛学所争,唯在迷悟。既悟了,一切世俗的事情,仍无有不可做的,所以也不一定要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文明愈进步,则风俗愈薄恶,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亦是向来所视为无可如何的事实。毁弃文明固不可,亦不能。任社会风俗之迁流,而日趋于薄恶,也不是一回事。提倡道德,改良政治等,则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文明国,都已经努力了几千年,而证明其无效的了。人道其将终穷乎?
16、从社会学发明以来,才知道风俗的薄恶,全由于社会组织的不良,和文明进步,毫无关系。我们若能把社会组织彻底改良,则文明进步,就只有增加人类的福利了。这是社会学指示给我们前途最大的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从前的历史,系偏重于政治方面的。而在政治方面,则所注重的,为理乱兴衰、典章经制两类。
18、因宗教而结合成一个民族,在中国,除回教之外,是没有的。
19、社会变乱之际,豪杰之士,想结合徒党,有所作为的,亦往往藉宗教为工具。
20、中国社会,迷信宗教,是不甚深的。此由孔教盛行,我人之所祈求,都在人间而不在别一世界之故。

(第十七章,学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人阅读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