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PPTGo。

昨天晚上,万众瞩目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星舰”超重型火箭于美国中部时间20日进行了首次轨道飞行。但该火箭成功点火升空几分钟后,在半空中爆炸,发射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发射失败,但是仍旧不妨碍这次星舰发射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一次人类迈向太空的成功尝试。“星舰”是SpaceX公司研发的一款超重型运载火箭,最大推力约7600吨,最大运载能力超过200吨,采用完全可重复使用设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星舰”飞船。

“星舰”的目标是让星际航行成为现实,在这条通往未来太空的道路道路上,失败是必然如影伴随的,这次失败后,马斯克表示,“在一次令人兴奋的‘星舰’测试发射后,祝贺SpaceX团队!为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发射吸取到了很多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中国航天技术近些年也是突飞猛进的,4月24日,就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我们先看看近些年来中国航天的大事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中国成功实现了首次太空行走,由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的“神舟七号”乘组进入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这是小行星探测的先驱。

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入轨,随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完成了6次交会对接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景海鹏、刘旺、刘洋组成的“神舟九号”乘组进入太空,这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同时也是首次使用手控交会对接设备。

201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并且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

2018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同时“玉兔二号”和鹊桥中继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2020年,我国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地外天体起飞任务,由“嫦娥五号”执行的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成功返回地球。

2021年,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2022年,中国航天以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引领了全球航天的发展步伐。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次展现了中国航天强大的发射能力和技术实力。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实现了空间站建设的里程碑式突破,梦圆“天宫”,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以超越时代的科技实力,为人类深度探索宇宙贡献了重要力量。高分专项完成天基部分建设,推动了遥感应用服务的发展,惠及全球,为中国航天和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羲和”“夸父”双星逐日,我国初步建立了综合性太阳观测网,为太阳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成功召开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推动构建新型空间伙伴关系,开创空间探索和创新合作的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中国航天将继续踏上新征程,推进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重大任务等工程研制,向着更广阔的太空深度挺进,为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今天分享模板部分示例如下: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卡通动画ppt模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舟十四号中国航天介绍PP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