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的A股市场走得非常的极端化,很多人今年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暴涨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赚钱,甚至还亏损,核心的原因是没有踏对节奏。在去年12月底到1月份大炒的消费复苏,到2,3月份大炒的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一旦没有抓住这两个方向,目前的收益就肯定不乐观,尤其是重仓了一些新能源之类的板块,不但没涨,还在下跌。那么如何在接下来踏准市场节奏,或者说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我们应该怎样组建投资逻辑,如何去合理的布局呢?那么今天就用这篇文章和大家来聊聊A股接下来大致会怎么走,我们又该如何布局应对。

从当前的市场宏观情况来看,三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较为明显的显示了当前我们的国家处于一个弱复苏和弱衰退之间来回徘徊的状况,而且当前是处于一个通缩的时间点。对于很多炒股的人,甚至是一些较为年轻的投资者,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通缩,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是处于一个通胀的年代,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通缩,而通缩的本质,其实就是需求萎靡。当前,其实并不是人们没有钱出去消费,而是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宁愿选择把钱存在银行里避险,也不愿意拿出去消费。最多是出去吃吃喝喝,但是一旦面临到大额消费的时候都会选择退却,例如汽车、房产、生育等花销。而这种消费欲望的萎靡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经济进一步的下滑,而这个肯定不是国家想看到的状况。其实从历史规律来讲,我们在去年一整年(甚至再往前推半年时间)进行了高强度的货币投放,M2增长了40万亿以上,但是我们却依旧没有阻止经济滑向通缩。那么对于需求端萎靡突出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呢?主要是家庭没有钱,按照中国现在14亿人口计,有接近一半的人是负债,如果把小孩和老年人剔除,可能这个数字接近了80%。如今,中国居民的负债水平其实是相当高的,而面对如此的高负债,家庭的支付和消费能力就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老百姓不买房,而且大量的提前还款,如果不买房,开发商就不会买地,土地创造信用财政形成的收入这一套在当前就很难重新开启。所以我们认为,接下来从大的宏观环境看,国家的政策一定会从刺激需求端开始。

那么政策组合拳怎么打呢?从目前经济形势来看,一定是要打破常规模式,这个模式是要有一个强烈的反通缩作用,给市场构建一个经济复苏强劲的底层逻辑,而如果这个逻辑一旦能够形成,今年的市场及就会从存量博弈状态迅速过渡到增量交易状态,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迎来一个小牛市。回到我们前面说的话,过去一年多的高强度货币信用已经投放出去了40万亿,只是没有用于强健的GDP商业资本的发展,而是散落在经济系统的各个角落,甚至是被淹没了很多沉没成本。这些钱每时每刻的都在盯着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一旦某一块出现了强劲的赚钱效应,那么这些散落在经济各个角落的资金就会像猛虎一样扑过去,市场就会很快点燃(其实前段时间的人工智能就是如此),而这个组合拳我们一定是可以期待的,因为从国家层面肯定是不希望通缩继续下去下去。

那我们说完了宏观情况,回到当前的市场。从当下的整体情况来看,一二月份操作的复苏行业,其实在最近的逻辑是有点跑不通的,因为在人们口罩摘下之后,理所应当的认为消费会迅速复苏,市场也给出了相应的炒作与估值,但是到现在为止,就像前面说的市场进入到了通缩状态,消费是明显被受抑制的。那在这个位置去强力布局,以食品饮料为首的消费,并不是很明智的行为;而酒店,餐饮,旅游,机场等也是受到了接下来五一节的刺激,而非整个意义上消费的复苏,所以消费类暂时可以先不作为重点考虑。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的以数字经济去推动整个GDP发展,补足5%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时候,就知道数字中国在今年大概率会成为一条反复炒作的主线,毕竟这将是自上而下全国一盘棋的举措。再看ChatGPT的光彩乍现,让人工智能这条线也逐渐浮出水面,人工智能本质上其实和数字经济有着紧密关联的,那么二者并列的操作,是能够继续加强数字中国的炒作热度进一步推动数字中国的发展。所以如果在这一波炒作过热调整下来后的布局机会我们都是需要关注的,那么对于数字中国也好,人工智能也好,整个的产业链延伸都是我们可以去布局的方向。无论是从下游的软件,还是中游的三大运营商,还是上游的数据中心,在整个炒作的环节当中都不会被落下。尤其是上游的数据中心环节是可以重点关注的,GPU、CPU、存储芯片和光模块,这些都是接下来可能去承接前面所说的M2的方向,在叠加今年芯片环节有可能面临一个周期反转的可能,那么芯片也就是科技大概率会成为今年贯穿全年的一个炒作次主线。重点还是要关注算力芯片以及存储芯片。

说完了今年的主线,我们再来看一下当前时间点,当前是四月份的业绩报披露时间,那么对于高位炒作的很多,只是蹭概念的垃圾公司在业绩公布之后一定会被打回原形。在此期间我们认为应该多去关注以业绩为主的方向。这里分为两个类,一是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并且宏观基本面十分强劲,不管是国内地面电站的装机需求大增,还是海外需求的持续,光伏都值得在这个时间点去重点关注;二是接下来有可能复苏的方向,比如汽车,地产类可选的大型消费,因为在没有出现反转之前,都有可能出现一个困境反转的预期,提前炒作是合理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回调过后的中字头,也值得多看两眼,最后在四五月份过完,业绩炒作完毕,资金又会重新回到以科技为主线的炒作当中,所以人工智能也好,数字经济也好,接下来,政策加业绩方向值得重点关乎。

综上所述,所以这段时间的高切低以及五月份之后的的低切高激素还是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的节奏。

风险提示:历史规律被打破;政策不及预期;板块出现重大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