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6日晚,新中国风云巨变,一夜之间“四人帮”被华国锋、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一举粉碎,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其中就包括王洪文的妻子崔根娣。

1977年,崔根娣的领导找到她,劝她和王洪文撇清关系,没想到却遭到了崔根娣的果断拒绝,她说道:“他还年轻,我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十年动乱”中,王洪文曾两次向崔根娣提出离婚,虽然没有签署离婚协议,两人却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王洪文本是一名地道的东北汉子,崔根娣则是在上海长大的普通小妹,1956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转业的王洪文拿着一封介绍信来到了上海国棉17厂工作。

王洪文是贫农出身,当过兵,打过仗,还有国棉17厂的铁饭碗,再加上端正英俊的外表,立马成了17厂纺织女工心中的“金龟婿”。

一时间,主动找王洪文献殷勤的姑娘数不胜数,更有甚者,主动找到了红娘来王洪文家中说亲。

众多女孩中,王洪文一眼相中了身材娇小、安静温柔的崔根娣,两人迅速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根娣为王洪文生下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家中一应家务料理得当,虽然是上海姑娘,却一点都不娇气,不仅将丈夫照顾得很好,就连丈夫的妹妹和婆婆都体贴地照顾着。

因为是纺织女工,家中的缝补浆洗工作都落到了崔根娣身上,那个时候,街坊邻居都羡慕王洪文能娶到这么能干的媳妇,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十年动乱”的到来,打破了王洪文和崔根娣的幸福生活。

王洪文游走在“造反”一线,对妻子和家人的关心越来越少,整天就是“革命”、“批判”,崔根娣不明白这背后到底代表着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支持王洪文的“事业”。

“安亭事件”爆发后,崔根娣终于意识到丈夫在干的,不仅是关乎个人的“事业”,还在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命运,王洪文在上海的地位越来越高,崔根娣在他心中的地位却越来越低。

1973年,王洪文进入了中央工作,一家人都感到很高兴,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洪文向崔根娣提出了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洪文的妈妈立马站出来阻拦,怒骂王洪文无情无义,忘恩负义,崔根娣坐在地上抱着孩子嚎啕大哭,看到这幅场景,王洪文只能作罢。

1976年,王洪文再次提出了离婚,这次崔根娣同意了,并带着孩子回到了上海,和王洪文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1977年,王洪文接受“隔离审查”几个月后,厂里的领导突然找到了崔根娣,劝她和王洪文撇清关系,没想到,这个被王洪文两次提出离婚的女人果断拒绝了领导,并说道:“他还年轻,我等他!”

就这样,崔根娣带着孩子一等就是16年,1992年,王洪文的骨灰被带回了老家,崔根娣再也不能见到心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