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8年,国军屡屡战败之际,毛人凤还在上海买了两栋洋房,实属是没有投资眼光,这和1949年加入国民党有何区别?

毛人凤

这两栋洋房坐落在上海虹口的一所花园里,洋房建造于1923年,房屋的主人是海外归国的老华侨,姓郭。

郭老先生还是有投资眼光的,他一共建了3栋一模一样的洋房,主要就是想留给三个儿子,这三栋洋房建好之后,确实很耐看,属于当时虹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后来,郭老先生病逝,将三栋洋房分别给了三个儿子,可老大老二都留学海外,只有老三郭蔚华留在上海做药品生意。

而郭蔚华,就是“毛人凤房产风波”的关键人物。

因为老大老二定居海外,所以他们的两栋洋房也一直是弟弟郭蔚华打理。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共内战还没有爆发,相对有个安全的环境,兄弟二人特意从海外回国,将房子一同卖给了一位搞房产的金老板,带着一笔钱又去了国外。

后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协议,内战爆发,金老板认为,战乱时期,钱还是在手里安稳,房子说不定哪天就被炸了。

索性将房子卖了,接手的也是一位大老板,可战乱年代,如此豪华的洋房,肯定是多次易手的,这些资本家只赚差价。

直到1948年,房子被赵哲宪购买。

而这个赵哲宪,正是毛人凤麾下的,专门帮毛人凤揽财。

两栋洋房就这样落到了毛人凤手里,只是由于产权写的不是毛人凤,所以别人并不知晓。

毛人凤是万万没想到啊,还没等自己出手,国民党军就败了,仓促之下,自己逃去了台湾。

显然,这两栋洋房是要充公的。

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在杨树浦地区,将最后的残敌收拾干净,上海宣布解放。

因为毛主席说过,国民党在上海布置的是海陆空立体防御,所以解放上海要文打,不能武打,不仅要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保护争做城市。

陈毅对此则形象的比喻“瓷器里打老鼠,既要逮住老鼠,还不能打碎瓷器。”

陈毅

对此,解放军确实做到了。

正如上海党史的研究室主任徐建刚所言:解放上海,完整的保全了上海,这也是为未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的。

说这些,是想说毛人凤的投资是没问题的,谁让他立场不对。

后经政府查询,这两栋洋房的产权拥有者赵哲宪,早就跑去香港了。

随后,大门上便贴上“敌伪产业”,没多久便成了第26军政务人员的工作机关了。

如果你是郭蔚华,看着26军进入“郭家花园”办公,该当如何?

没错,郭蔚华跟你想的一样。

二、

他一声没吭,不是他没有想法,只是在酝酿想法,一是他不了解解放军,二是他需要名正言顺地“要回”这两栋洋房。

1949年11月,距离上海解放已经有半年的时间,解放军的行为大家有目共睹,如果说当初解放上海时,解放军宁愿在马路上休息,也不愿打扰百姓都没感动到郭蔚华,那这半年,郭蔚华算是彻底了解解放军了。

解放军为人民服务,从不抢占百姓的东西,上海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安全系数也呈指数级增长。

这天,郭蔚华鼓起勇气,从自己家走到原本是大哥二哥的家,向门口站岗的士兵说有事找首长,理由是“解放军占了属于他的房产。”

门口士兵一听,既然百姓有问题,咱就得向上反应,更何况此事可能关乎解放军的声誉。

接待郭蔚华的还真是个大人物,26军的政委王一平。

王一平

郭蔚华称,在上海解放前,这两栋洋房的产权人赵哲宪就将一部分房产出让给自己了。

自己当时做的是药品生意,并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反倒赚了一笔钱。

用他的话说,就是想把自己老爹造的房子买回来。

可惜的是,赵哲宪只是手头有点紧,只卖了其中一栋的第二层和第三层。

郭蔚华也付了120两黄金。

说完这些,郭蔚华拿出一份合同,赵哲宪还给了收据,原本定好一周后去办理过户手续的,可到时间了,赵哲宪却不见了人影。

王一平问他为何26军入驻时为何不提?

话锋一转,郭蔚华开始眼眶湿润,说自己不了解解放军,也不清楚共产党的政策怎么样,所以不敢吱声,通过这半年的观察,他发现解放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这才敢登门提出此事。

王一平虽是半信半疑,但郭蔚华有理有据,跟赵哲宪签订的合同和收据也写的很清楚,自然不敢怠慢,万一真有此事,解放军的名声可不就是毁了吗。

王一平吩咐其他人专门对接此事,务必要处理好,但前提是要收集详细的资料,要确定郭蔚华所言属实。

这事虽然一直在调查,但一直没取得进展,拖了有段时间。

郭蔚华不耐烦,就觉得找律师直接跟军方谈判,至此,由毛人凤房产引发的官司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话说,郭蔚华运气也确实好,找到了一位实力相当雄厚的女律师。

三、

这名女律师名叫潘慧玲,虽说是新入职的律师,但背景着实强悍。

这个背景与潘慧玲的父亲有关。

早在1936年,那时为了宣传抗日救国,许多有志之士都加入了游行示威的队伍。

当时还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各界救国会”,其领导人有沈钧儒、史良、李公仆等七人。

而这七人后来被誉为“爱国七君子”,因为积极宣传反日被国民党士兵抓捕,要不是后来日军全面侵华,制造“卢沟桥事变”,这7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1937年8月,七君子在南京与马相伯、杜重远合影

迫于外界舆论压力,国民党当局释放了这7人。

在被关押的大半年时间里,潘慧玲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声援,帮助“七君子”。也正是在他的不断努力下,这件事才让更多的人知道。

在狱中的“七君子”,也因为潘慧玲父亲从中斡旋,让他们少受许多苦。

就这样,这七人对潘慧玲父亲印象颇深,此后也有往来。

其中尤以史良与潘父来往甚密,以至于潘慧玲也认识史良,都亲切地称她为阿姨。

当潘慧玲接到郭蔚华提出的诉讼后,她陷入了沉思,难不成自己打的第一个官司就是跟军队?

恰逢元宵节,潘慧玲受父亲委托,前往北京看望史良,当时的史良已经任职司法部部长,也是全国闻名的大律师。

潘慧玲见到史良后,嘘寒问暖了一番,便将郭蔚华一事说与史良听,希望史良能给个方向。

史良听后,并没有表态,而是说自己不了解具体的实情,但还是叮嘱潘慧玲要小心处理,毕竟这涉及到军队与人民的关系。

饭后,潘慧玲起身准备回去,史良让潘慧玲去找陈毅或者饶漱石。

潘慧玲一听是陈毅和饶漱石,这次问题肯定能妥善解决了,要知道陈毅老总处理事情,那是相当有能力的,上海解放后,也就一年不到,便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就连上海几百年解决不了的暗娼和黑帮,都被陈毅轻易给化解了。

潘慧玲回到上海,第一时间向郭蔚华传达了事情的进展,郭蔚华心里乐开了花,有如此大的背景关系,要赢这场官司,那不是手拿把攥的嘛!

原本潘慧玲打算写信给陈毅的,但是在郭蔚华的怂恿下,直接拿着跟史良的合影,以及父亲与“爱国七君子”的合影去找陈毅。

负责传达的士兵,一看到这些资料,认为有急事,立马前去汇报了。

只是陈毅此时不在上海,所以处理这件事的是饶漱石。

饶漱石当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在得知潘慧玲说的案子后,便立刻派人处理,还让潘慧玲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后续沟通。

饶漱石向26军了解了情况,从26军那边说的来看,似乎没啥问题,既然找不到证据证明郭蔚华所说有假,那就给人家租金吧。再者,郭蔚华是有理有据的,万一是真的呢。

如今上海还有许多问题要处理,不能总把时间浪费在这里,时间久了,对解放军的声誉影响不好。

就这样,还不到3天的时间,潘慧玲就接到电话,让她前去“郭家花园”,也就是26军的办事处。

次日,潘慧玲早早就去了,26军的军官给出了满意的答复,但还是表明了:郭家花园的产权就不讨论了,既然郭蔚华说其中有两层是自己的,那就按照当时的正常租金,每个月付钱给郭蔚华就行。

不仅如此,连同之前的租金也一并给郭蔚华,军队出手,确实大方。

但郭蔚华表示,之前的就算了,只要后续的租金即可。

如果这样,时间一久,这两层洋房的产权便是郭蔚华的了,至少军方已经默认了。

但后面还是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