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激发基层治理“内动力”

评“星”的力量有多大?不试不知道,一试真见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太原市推动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文明户”评选等,通过“亮星星”“排名榜”激发大能量,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党员群众争先创优、向上向善,形成了群“星”闪耀、凝“星”聚力、争“星”晋级的良好氛围,为省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4月20日 山西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为扎实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一些地方党组织通过健全完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在基层治理上进行“评星定级”,以实绩评星级、以星级定奖惩,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提档升级、全面进步。别看那些不起眼的“小星星”,使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尺”可比,形成了人人以“星”为荣、创“星”争“星”追“星”的浓厚氛围,为深化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发挥大作用。

设立“小星星”,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许多地方党委、政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因地制宜,按照“贴近群众、倡导文明、助推治理”的原则,设置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文化教育星、勤劳致富星、诚实守信星、邻里和睦星、孝老爱亲星、卫生整洁星、平安创建星、移风易俗星等“十星”,把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卫生整治、诚实守信“四星”为基础星,其余“六星”为争创星,既体现了乡村治理的侧重点,又通过创星标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制定了“星级”评定积分管理办法,细化“星级”积分细则,将“无形要求”转化为“有形指标”,做到一个标准创建、一个标准考核、一个标准评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明“亮星星”,激发群众争创氛围。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聚焦综合治理,开展许多创新争星齐力创“星”活动,积极搭建载体开展创评工作,通过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户厕改造、美丽庭院创建等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先进个人评选、普法宣传教育、农村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志愿服务等题创星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星级+”党员、“星级+”三员(网格员、保洁员、治安员)、“星级+”美丽家庭、“星级+”好儿媳(公婆、女儿)等活动,通过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创“星”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全员创评、户户争先的良好氛围。

评选“小星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评星、争星、亮星更要用星。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一些地方的做法的确值得学习和借鉴,有些对“星”级文明户在其家门口悬挂星级牌匾,在村间公示栏上榜公布,并与新时代乡贤、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示范户、平安示范户等评先评优、宣传推介挂钩。有的评选为“十星”“九星”“八星”的农户一次性奖励积分。获得积分的农户可自行到爱心超市兑换米、面、油、牙膏、香皂、毛巾等生活物资,让得“星”者实现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双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层治理要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各地评星定级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群众认星、主动育星、定期评星、公示亮星、挂牌授星,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营造起得“星”为荣、争星当星的良好氛围,让乡村治理有了“标尺”,群众生活有了“准则”,让乡村治理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上手”,进一步激发了支部活力、拉近了党群距离、凝聚了民心力量。(文/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