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让我看到了发达国家破产之后的样子。首都的人均月收入不到3000元,比不上国内二线城市,但福利却媲美欧洲,教育医疗全都免费。牛肉太便宜了,100元人民币可以买6斤牛肉,比猪肉还便宜。

首都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需要打2-3份工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民的平均月薪是8-12万比索(2000-3000元),随着比索迅速贬值,工资还在缩水。在我承包的牛屠宰场里有很多员工都打两份工,最小的小女孩才18岁,已经当妈妈了,最年长的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由于阿根廷的退休金很低,每个月仅6万比索左右(1000多块钱),像这位老大爷一样头发花白出来讨生活的老人很多,有的在工厂做工,有的开出租车。

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阿根廷存在官汇和黑汇两套汇率,黑汇是官汇乘以2,刚来阿根廷100元换4000比索,现在能换5000比索。目前人民币:阿根廷比索的黑汇已经超过1:50,大家可以直接到当地的华人超市换汇。在这个国家找工作很难,即便有工作,很多人的收入也比无业者高不了多少。

阿政府每个月会给没工作的人发放固定的救济金,此外还有各种额外的补贴。前不久才发了一波失业补贴,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领到6万比索,分几个月到账,这就是在原本就有5、6万补贴的基础上另加的。为什么国家都快破产了,还要打肿脸充胖子?道理很简单,由奢入俭难。因为祖上曾经阔绰,阿根廷的社会体制、福利制度都沿用欧美国家的模式,就算现在没钱了,给出去的好处也收不回来。不管财政负担有多重,该有的福利都必须继续供着走,一旦砍掉民众立马就会上街游行抗议,甚至把政府逼下台。

虽然收入低,但阿根廷人注重享受生活,每个社区附近都有街心公园,从早到晚都大量人在运动,不管男女老少,运动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公园里的运动成社团形式,大家各自占一块草皮互不影响,有做瑜伽的、练拳击的、轮滑、跑步、骑行,全都在一个公园同时进行,氛围特别好。

不仅热爱运动,阿根廷人吃也很讲究。这边吃的整体不贵,下馆子人均不到100元人民币可以吃得非常好。牛肉特别便宜,平均16元/斤,品质很不错,这是因为阿根廷本来就是产牛大国,牛跟人的数量比是1.3:1,人均一头牛。

战斧牛排,50多元一整根

阿根廷特产潘帕斯牛,也就是生长潘帕斯草原的牛群总称,品种主要是安格斯牛,也有海福特等,以草饲牛为主,由于草饲牛的饲养成本远低于谷饲牛,所以价格比澳洲、美国的牛肉便宜很多。阿根廷也产谷饲牛,谷饲时长100-150天。

产自阿根廷拉潘帕省的谷饲牛

阿根廷人吃牛肉非常豪放,能看到餐馆的烤架上摞满整扇的牛肋,一扇少说有七八斤重,七八公分厚的牛肉都是常规操作。除了牛肉之外,香肠、牛血肠、牛小肠、牛胸腺都是特色,在炭火上烤得焦脆冒油,搭配奇米丘里酱(Chimichurri)、Salsa criolla(用西红柿、洋葱、醋和橄榄油拌成的)或者直接用柠檬汁,可以解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根廷的特产马尔贝克红酒也很不错,价格仅是国内的1/10,送人有排面。

阿根廷人到餐馆吃晚饭平均3小时起步,烤牛肉配啤酒,边吃边聊天,完全不带着急的。除了随处可见的烤牛肉馆,还有各国风味的餐厅,吃得比较精致。跟欧洲人一样,他们吃饭分前菜、主菜和甜点,有给小费的习惯,一般是消费总额的1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人消费账单,加上小费人均100多元

教育、医疗全免费,器官移植不花钱

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曾经的发达国家,阿根廷拥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即便现在经济状况糟糕,大家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的情况。

阿根廷的医疗分为两套系统:公立和私立。公立医疗面向全民免费,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阿根廷境内就同等享受免费医疗公立医疗覆盖几乎所有项目,从最普通的看病、住院,到生孩子、做手术,甚至器官移植都不要钱。就在我住的公寓还见到过直升机救援,这都是属于公共急救服务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阿根廷医、药分家,医生只看诊不卖药,药品由药房统一出售。只要持有公立医院开的处方单,没钱买药的穷人就可以直接免费拿药。如果是私立医院的处方单,则必须自行购买,但可以要求医生开便宜的药品。

公立医院的缺点有两个,一是设施条件一般,二是需要等很久。不过只要等得起,也能遇到非常好的医生,这是因为阿政府规定所有医生都必须定期到公立医院轮班。公立医院不赚钱,相当于是义务问诊,所以这里的医生大多在私立医院供职,有的还会在好几家医院上班。

私立医院需要自己缴纳保费,根据套餐不同定价也不一样,缴费后可以到这家医院名下的所有院区及合作的诊所看病就医。我的套餐是每个月2万多比索(500元),除了看病等基本医疗服务,牙科和植发也涵盖在内,只需要花非常少的材料钱就可以享受。其他的附加服务如五星酒店级的就医环境、可要求医生上门看诊、无限次呼叫救护车的权利及私人管家服务等等,买药享有40%-60%的折扣。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逆天的是在这些私立医院缴纳医保到一定年限或达到一定金额后,居然连整容丰胸甚至变性手术都免费,这不比去韩国划算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根廷私立医院

另外一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非常实用,那就是在私立医院生孩子,陪护人员可以免费吃喝陪住,天数根据保险套餐不同有所区别。中国人都有坐月子的习惯,在阿根廷找不到专门的月嫂,很多人干脆就续费住院1个月,期间每天都有护士帮忙带娃,给孩子冲奶、换尿布、洗澡,还陪你聊天防止产后抑郁,同时医生也是随叫随到,比月嫂强多了。阿根廷的私立医院中比较有名的有瑞士医科、意大利医院和英国医院,其中瑞士的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鸡娃不内卷,从小学免费上到大学,没有高考。阿根廷从1884年开始实施免费国民教育,所有公立学校免收学费。大家从小学一直免费上到大学,不用参加高考,只需参加各个大学自主举办的入学考试,考试通过后缴纳100多块钱的注册费就可以上大学了。大学的压力也不大,可以半工半读,也可以工作几年后再回来读书,很多人都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工作了,没有毕业证也不影响你找工作,因此大学整体毕业率比较低,据统计截止2022年,还有60%的年轻人没上过大学。

由于阿根廷上大学免费,而且教育质量也不错,导致非常多其他拉美国家来的留学生,巴西的尤其多。

交通比成都便宜,公交地铁票价1元

阿根廷的公共交通有地铁和公交两种,可以买单程票,也可以在地铁站购买SUBE交通卡。SUBE是充值卡,地铁公交通用且不限使用人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布省 (AMBA) 的公共交通票价将上涨 40%,包括公交和火车票价。公交3公里以下车程从 25.2比索涨至 35比索(9毛);超过27公里为48比索(1.2元)。布市目前运行7条地铁线路(ABCDEHP),票价35比索(9毛)。使用SUBE卡刷卡进站扣费,出站不扣费,不出地铁可无限换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交地铁报站随缘,有时候报有时候不报,也没有电子屏显示站名。乘客要么对路线比较熟悉,要么就得拿着手机导航看站点,以免坐过站。公交地铁经常不开空调,目前阿根廷35度的高温还是比较恼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际小火车主要在布省的一些城市穿梭,也可以刷SUBE卡,涨后最低票价22比索,最高票价27比索。这个国家铁路系统曾经不错,现在没落了,去外省主要靠汽车(自驾/长途客车)或者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际小火车

除了以上外,也可以选择打车出行。出租车不需要提前预约,在路边看到就可以上。这边也用Uber,需要护照登记注册。目前出租车起步价187比索(4.7元),每200米18.7比索(5毛)。

布宜诺斯的酒店不算便宜,均价在500-700元一晚,但有很多民宿可供选择,民宿包月约5000-6000元人民币。

治安混乱,华人最易被抢

中国人来阿根廷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财产安全,因为华人被抢的概率非常大。为什么?一是出国在外的华人经济状况通常不差,而且爱用苹果产品,一抢一个准;二是华人在体型方面不太占优势,抢起来没难度。世界杯庆祝活动期间,很多华人朋友都遭到抢劫,有拿着手机直播被抢的,也有被半偷半抢的,包括我自己的手机都被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边人最爱抢苹果手机和苹果表,相机也是重灾区。他们多为团伙作案,不管对方是男是女都不能掉以轻心。

我是参加世界杯狂欢活动的时候,在七九大道被五六个大汉包围抢劫的,属于简单粗暴类型。他们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作案手法,比如有些人会在路口盯梢,观察路人用的什么手机,确定目标后他们就通知等在下个路口的同伙下手;也有伪装成要钱的,并不是真的跟你要钱,而是观察你从哪个口袋掏钱,然后通知下个路口的同伙对你精准定向抢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秒乐极生悲(警察局做笔录)

所以大家来到阿根廷,最好的自保方式就是不要炫富。不戴手表和任何金银首饰,不背名牌包,看管好相机,手机尽量用小米三星摩托罗拉(跟苹果区别开),衣服能多普通就多普通。财不外露,是在阿根廷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干抢劫偷盗行当的人基本来自贫民窟。拉美贫民窟非常恐怖,里面贩毒的、杀人放火的什么人都有,而且他们很可能持有武器,因为在阿根廷购买枪械是合法的。以前我有个朋友喝醉酒后误入贫民窟,所有人都以为他肯定回不来了,好在最后他毫发无伤地出来了,不过全身上下被扒得就剩一条内裤。就算是到警察局报案,对方一听是贫民窟也会直接拒绝受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我被抢的手机终于显示开机,就在离我住处不远的一个贫民窟里,但根本不敢去找。如果大家不幸真丢了什么东西,就当消财免灾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