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高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中摄入过高的营养成分导致的高血脂问题正在困扰着我们,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心脏病发作与卒中的风险。

然而,他汀类药物应用广泛,不良反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服用此类药物有哪些细节问题要注意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汀降脂类药物该如何正确的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些人需要口服他汀药物调脂治疗?

1. 明确诊断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或四肢动脉狭窄超过50%,无论血脂水平如何,都需要服用他汀。

2. 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过3.4mmol/L应该服用他汀。

3.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无论血脂水平如何,均应服用他汀。

4. 糖尿病患者LDL-C超过2.6mmol/L应该服用他汀。

5. 无论有无冠心病、脑血管病、颈动脉或四肢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如LDL-C超过4.9mmol/L,应该服用他汀;如LDL-C超过3.4mmol/L,首先需要积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积极整改后血脂还不达标,则需要服用他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汀药物如何选择?

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每个人对不同的他汀类药物敏感度不同,需要根据血脂降低的幅度、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以及血糖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他汀药物进行调脂治疗。

根据中国人群的血脂代谢特点,推荐选择应用中等强度的他汀,使LDL-C降低25%~50%,包括阿托伐他汀10~20 mg、瑞舒伐他汀5~10 mg、氟伐他汀80 mg、洛伐他汀40 mg、匹伐他汀2~4 mg、普伐他汀40 mg、辛伐他汀20~40 mg、洛伐他汀1.2 g。

  他汀药物需要吃多长时间?

目前多数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没有根治的办法,需要终身服药。鉴于停药后胆固醇会重新升高、心脏或脑血管的粥样斑块将会继续加重,只要没有明显副作用,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吃下去,不能擅自停药。

  服用他汀类药物,多久复查一次?

服用他汀等降脂药物者,需要进行严密的血脂监测。首次服用降脂药者,应在用药4~6周内复查血脂及肝功能、肾功能和肌酸激酶、血糖。如血脂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如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每3个月监测一次。如治疗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则需调整调脂药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进行治疗。每当调整调脂药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4~6周内复查。

  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办?

转氨酶升高:所有的他汀都有使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发生率约为0.5~3.0%,与服用剂量呈相关性。建议他汀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肝功能,如无异常,则可调整为6~12个月复查1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转氨酶(AST)升高达正常上限3倍以上,或合并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应减量或停药,之后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轻度转氨酶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3倍)并不是应用他汀的禁忌证,可以原剂量或减量继续服用他汀,部分患者升高的ALT可能会自行下降。

肌肉损伤: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症状一般发生服用药物4~6周内,包括肌痛、肌炎及横纹肌溶解。肌痛的主要特点为对称性髋部屈肌与大腿疼痛、对称性小腿疼痛、对称性上肢近端肌肉疼痛,伴有或不伴有肌酸激酶升高。出现他汀相关的肌肉不耐受者可减少他汀剂量,或换用其他种类他汀(如氟伐他汀、普伐他汀),或停药单用依折麦布。

血糖异常:长期服用他汀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发生率约9~12%。可以更换对血糖影响较小的他汀,如匹伐他汀。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远大于新增糖尿病以及相关危险,因此有他汀适应症者应坚持服用。

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出血性卒中是临床关注较多的他汀不良反应。在卒中一级预防研究中,他汀并未增加出血风险;在二级预防研究中,出血风险可能增加,但出血性卒中发生率仅增加了0.5~1%,远低于他汀带来的总卒中和其他血管事件的获益。没有证据表明他汀会增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其他潜在不良反应:大剂量他汀应用时偶可出现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便秘、胃肠胀气)、胸痛、皮肤潮红、头痛、阳痿、失眠等;此外血管神经性水肿、胰腺炎、脱发、晶状体浑浊等少见不良反应。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均衡饮食,减少胆固醇摄入,多吃新鲜蔬果;此外,适度的锻炼也是十分提倡的。希望各位患者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关注一下自己的血脂健康,美味虽好,可不要贪吃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