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军捷

前段时间,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参观完香港科技大学和科学园后,特地表扬了香港在科技发展领域的良好开局,并表示相信香港不但在资金和技术层面,也能在技术结合方面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此外,夏宝龙表示在有需要时,内地会在国家层面上帮助香港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内地的关注和承诺,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内地融入国际社会时,将会更加顺利。

1998年金融风暴和2008年金融危机卷席香港时,内地果断出手挺香港,向香港砸了大笔资金,协助港府稳定香港金融和经济;2003年非典和2022年新冠疫情,香港医护人员短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时,内地捐钱捐物资,各地医疗队积极援港。此外,香港不少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与内地合作进行的,香港很多食品、水电燃气也均来自内地。

香港能够在西方一轮又一轮的打击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除了自身努力和优越的制度、地理位置外等因素外,内地的帮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现在内地要进一步发展,要深入国际社会,香港无论是从情还是理上,都应助内地一臂之力。

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已经身处国际社会中,得到了国际资本和人才的认可。港府可以借此优势,将自己打造成内地与国际沟通合作桥梁,将内地“引荐”给国际社会,或先将国际人才和资本引入香港,再将其引入内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需要香港一直保持与国际社会顺畅的联通,保证香港对国际资本和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而在世界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资本和人才的重要性的当下,港府要想推动内地发展,就要先保证自身的地位和发展,这就要求香港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理论上,香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优劣势,明确目标并取长补短。香港的定位有两个,一个是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是内地与国际连通的桥头堡。前者香港要保持住,后者则要推动起来。两个身份都很重要,要同步发展。

优劣势方面,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香港金融服务业发达,吸引外资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在吸引人才方面就略显不足,港府要在保持住香港作为国际资本高地的同时,强化自己作为国际人才高地的软实力。此外,内地制造业、市场、科技落地等领域更具优势,香港则更擅长创新和基础研发,两地在科创上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行动上,就需要港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了。香港刚放开不久,很多行业还在复常阶段,复常过程中,各行业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资金不足,或没有方向,或人才和劳动力短缺等等,港府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并及时伸出援手,帮香港复常度过瓶颈。

复常过程中,如有必要,港府也可请内地支援。不过,港府也不能过于依赖内地资源,遇到问题还是优先自己解决,或通过与内地合作的方式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常发展过程中,香港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发展自我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同步进行,既不可不顾内地独自前进,也不可为融入国家大局而丧失自我,其中的度港府要把握好。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